第2216章 祭海(第1/2頁)
章節報錯
鍾老六答應一聲,屁顛顛地去了,聯絡那些漁民中威望較高的老者,來安排明天祭拜海神的事。
畢竟鍾老六年輕了點,祭拜海神的大事,他還不能獨力主持。
齊魯大地,本就是孔子故里,禮儀之鄉。所以,各種祭拜活動,也比其他的地方要複雜,程式繁多。孔子是幹什麼的?不僅僅是教書匠的祖師爺,也是專門講禮的。走路睡覺吃飯,孔子都有講究,席不正不坐,肉不正不食,這都是孔子的禮儀……
受到孔老夫子的影響,所以齊魯大地的各種活動,都是比較正統、比較複雜的。
因為時間比較倉促,所以鍾老六等人,幾乎是徹夜未眠,才勉強安排好了第二天的活動準備工作。
第二天一早,海灘上人滿為患,熱鬧非常。
這裡的祭海活動,非常複雜,祭拜的海神倒是人盡皆知,龍王爺。
祭海活動,也就在海灘的龍王廟前。
用以獻祭的三牲,早已經準備好,是雞魚和黑毛豬。豬早已經宰殺了,全身都被褪了毛,只留著脖子上的一小撮黑毛,紅綢布在豬身上打結,又有紅花帶披掛在豬頭上。
供品出了三牲之外,還有蒸麵饃饃。這是麵塑工藝品,個頭很大,一個都有三四斤。造型豐富,有仙桃饃、盤龍饃、圓花饃等各式花樣。上面再用食用顏料加以描繪,看起來很逼真。
祭品全部擺在廟前的香案上,再用黃表紙寫太平文疏。
因為以後的出海領頭人是鬼道長,所以這次的太平文疏,由鬼道長親自來寫。落款也是鬼道長的化名,林白雲,某年某月某日。
這個太平文疏寫好了,再寫對聯。
對聯也是鬼道長所寫,首先在龍王廟的兩邊寫了對聯:“海不揚波,水上太平。”
然後又是五個單幅。
第一個單幅,寫好了貼在船隊的第一條船桅杆上:“大將軍威風八面”;第二個單幅,貼在第二艘船桅上:“二將軍威風凜凜。”;再然後是第三條船,上面貼“三將軍順風相送”;
然後頭船的船頭貼上單幅:“船頭無浪行千里”;尾船的船尾與之對應,貼上單幅:“船尾生風千里行”。
再然後,是躍龍門求吉祥。
龍門是松柏的枝葉紮起來的,門為重簷式,非常高大,寬三丈高兩丈。先用木杆紮好框架,然後用新鮮的松柏枝紮在上面。門頭上懸掛匾額,兩邊是二龍戲珠和魚躍龍門等圖案的條幅,喜慶而又端莊。
鬼道長領頭,帶著大家從松柏門下走過,意思就是魚躍龍門,此後一帆風順。
再接下來,就是漁船列隊。所有漁船,都首尾相連排開,船頭衝著大海,船尾對著海岸,下錨定位。各漁船彩旗招展,漁具、網具整齊地擺在船上,拿出準備出海的架勢來。
完成了這一切,漁民們才在龍王廟前發誓,表示服從林大爺的指揮。
發誓完畢,爆竹響起,一片歡騰。
整個儀式非常複雜,幸好鬼道長上了年紀,是有耐性的長者。如果換成丁二苗這樣幹,會被急到吐血。
祭海活動完畢以後,是聚餐。
大家以三條船為單位,聚在一起喝酒吃肉。
如此折騰了一天,次日一早,鬼道長帶著大家出海。
鬼道長乘坐頭一條船,鍾老六帶著大家在後面。
當然,鬼道長的漁船上,另外安排開船的人,不需要道長做什麼。
鍾老六手裡拿著一個記事本,駕船上前,和鬼道長的漁船並排,興沖沖地大聲問道:“林大爺,你知道今天有多少漁船,跟你一起出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