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吉瓦西北,曼巴礦坑南面營地。

幾百名僱傭兵都已發動起來,正在為出發做準備。

營地中間的帳篷裡面,克拉克正在給一幫手下安排任務,準確說是幾十名直接向他負責的小隊長。

在收到訊息之後,克拉克就把人員發動了起來。

其實,克拉克都不清楚,為什麼要來這個鬼地方。

要知道,他可是“聖十字”軍團的大隊長,下一任軍團司令的競爭者,而且是呼聲最高的那個。

聖十字軍團?

在南非,沒有人不知道這個軍團。

聖十字軍團有數十年的歷史,在白人執政期間達到巔峰。

在上個世紀的安哥拉戰爭期間,聖十字軍團一度發展到近5萬人的規模,是全球人數最多的僱傭軍之一。

當時,在安哥拉戰場上,聖十字軍團是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之一。

到了戰爭後期,隨著南非開始撤軍,聖十字軍團甚至組建了自己的空軍,還一度打算霸佔安哥拉。

當然,只是打算。

為啥?

僱傭軍就只是僱傭軍,再強大的僱傭軍都不是超級大國的對手。

聖十字軍團在安哥拉戰爭中出名,也因為安哥拉戰爭而身敗名裂,或者說是從鼎盛走向衰落。

此後,南非的白人種族主義政權垮臺。

在上個世紀最後的幾年裡,聖十字軍團幾乎銷聲匿跡。

直到本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隨著非洲大陸上的戰亂頻發,聖十字軍團才走出困境,重新發展壯大。

到現在,該軍團已經擁有近萬名僱傭兵,重新坐上了非洲頭號僱傭軍的寶座。

其實,也只是僱傭軍。

為啥?

論個人素質,聖十字軍團算不上強大。

此外,在後冷戰時期,僱傭軍的發展趨勢不再是擴大規模,而是注重打造以個人素質為核心的精銳力量。

其實,這也是向“私人防務公司”方向發展的必然結果。

在很多時候,僱傭軍不再是顛覆政權的工具,而是為一些富有的人員提供包括人身安全在內的個人保障。

當然,如果有國家做靠山,還能獲得一些額外的合同。

比如在阿富汗,美國一直在用僱傭軍執行一些高風險的任務,從而最大限度的降低美軍的傷亡與損失。

擴大規模?

那得有足夠的實力。

在全世界範圍之內,能夠迅速擴大規模,或者說還在迅速擴大規模的,也就只有一支僱傭軍。

對聖十字軍團來說,需要考慮的是如何賺錢。

當然,也就是如何控制南部非洲地區。

在安哥拉,能賺到錢嗎?

其實,克拉克一直反對支援安哥拉的反政府武裝。

為啥?

這些傢伙,只是打著反政府武裝的旗幟,做的卻是毒品買賣。

跟毒品沾上關係,肯定不是好事。

雖然僱傭軍只為錢服務,但是時代早就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