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玉葉,原意是在形容花木枝葉的美好。後來多指皇族子孫,比如公主之類。至於現代則是比喻出身高貴,或者嬌嫩柔弱的人。不過十分顯然,方明升現在所說的金枝玉葉,並不是形容詞,而是在指代某個物件。

此時,店主把東西拿了出來,就擱在櫃檯上面,大家也看得十分清楚。這件東西實際上是一件金鑲玉的器物,一片葉子形狀的玉上鑲嵌著一隻金蟬。眾所周知,蟬又稱知了,知與枝是諧音,金蟬玉葉也就是金枝玉葉。這是十分美好的寓意。

當然,吉祥寓意也不代表什麼,關鍵是東西的做工十分精巧。一隻形神畢肖、金光閃耀的蟬,側身翹足,雙翼略張,嘴巴微開,好似在奏鳴;玉葉則葉脈分明,潔白無瑕,將金蟬微微托起。

這個時候,王觀把東西小心翼翼拿起來,稍微感受就知道玉葉應該是和田白玉精雕細琢而成。經過精心的打磨雕刻之後,葉子脈絡十分清晰,葉片正面的葉脈琢成了弧曲的凹槽,背面的葉脈相應搓成凸稜,使葉片極具真實感。

至於金蟬就不必多說了,製作技術十分複雜,簡直就是以真蟬為原形精心打造出來的,再與玉葉相結合起來,整個畫面構思奇巧,動靜結合,妙趣橫生,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打量了片刻,方明升忍不住感嘆起來:“王觀呀,還是你眼尖,一下子就發現了好東西。”

“東西是不錯。”

王觀微微點頭,隨即笑道:“餘先生,幫我問一下價格吧。”

“沒問題。”餘味眼中也有幾分遺憾之色。他也覺得東西不錯,可惜被王觀搶先了一步。不過既然王觀開口了,他也盡責轉述起來,順便向店主打聽東西的來歷。

交流兩句之後,餘味表情突然變得有些怪異:“老闆說東西是他前幾天才進貨回來的,而且是今天才在倉庫之中拿出來擺在櫃檯裡,沒有想到你馬上看到了,真有眼光……”

“運氣,運氣。”王觀笑了笑。又問道:“東西多少錢?”

“不僅是運氣,更撞大彩了。”

此時,餘味身體微轉,不讓店主看到他驚羨的表情:“老闆開價五百英磅。”

“什麼?”

一瞬間,王觀和方明升面面相覷。頓時感到十分意外。不是意外價格太貴,但是意外價格比他們想象中的低廉許多。

“這不奇怪。”

這個時候,餘味解釋道:“忘記告訴你們了,英國人對於玉石無愛,覺得只是一種不錯的石頭而已,不怎麼值錢,所以只估算金蟬的價格。”

這應該算是一種文化差異吧。畢竟對於玉石的追捧,那是東方獨有的文化內涵。可是在西方世界,東方文化卻不是主流。如果對東方的玉石文化缺乏瞭解,自然不清楚它的價值。也就是說。這是一個撿漏的機會。

“真的。”王觀眼睛一亮,頓時欣喜道:“幫我還價,問他三百英磅行不行?”說話之間,他也朝店主伸出三根手指頭搖晃。想必店主也應該明白他的意思。

“……”

店主連連搖頭,五根手指頭伸了出來。然後把大拇指收回來:“four,four!”

“四百英磅,這是底價。”

不用餘味解釋,王觀也瞭解店主要表達的意思,當下立即點頭:“OK!”

在付錢的時候,方明升忍不住嘆道:“早知道我也買玉石算了。”

“這是運氣。”

適時,餘味連忙說道:“也不是每個店主都不瞭解玉石價格的,也有一些人對於東方文化十分清楚,開出的價格也低不到哪裡去。反正隨著中國藏家的身影遍佈世界,各地的古玩商人也會不斷的調整價位,撿漏的機會越來越少。”

“不過話又說回來,他們對於東西的文化內涵,比如說紋飾的吉祥寓意方面,肯定不如中國人透亮,還給我們留下一點機會。”

這個時候,餘味輕聲道:“以這件金枝玉葉為例,店主未必不清楚玉石的價格,只是不能區分和田玉和普通玉料之間的價值,而且更加不清楚在玉葉上鑲嵌金蟬代表了什麼含意,所以肯定賤賣了。”

“確實是賤賣了。”方明升低聲道:“別說是四百英磅,就是四萬英磅,我也考慮買下來。”

“是啊。”

餘味深以為然,從兩種貨幣的匯率來看,四萬英磅還不足四十萬。但是以金枝玉葉的精緻程度,以及它的寓意來衡量,或許沒到這個價位,但是也相差不遠了。

“走了,繼續逛下去。”

付錢之後,王觀多了幾分興趣:“到其他店鋪看看,說不定還有撿便宜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