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河邊,童兵駐地。

熱騰騰的馬肉熟了。

九匹馬的馬肉,剔出來二千多斤淨肉,還有數百斤骨頭,留下一小半精肉醃上,剩下都煮了。

大家年歲在這裡,都是正能吃的時候。

連肉帶湯吃了個痛快。

就連那些手上初次沾了血腥的傢伙們,口中說著不想吃不想吃,最後被香味兒帶的,還是老實地端著飯盆盛湯盛肉去了。

吃完打了小飽嗝,留下輪值守衛之人,大家就歇了。

昨晚連夜運石挖土截河渠,大家也都乏累。

等到前後兩茬巡邏官兵過來,很多人都沒動,就讓輪值守衛的人給拿下。

童軍升遷條例,是按照軍功計數。

誰不想要早點升遷呢?

早在他們從滁州開拔前,輔兵隊長李遠就傳達了對傷亡的撫卹條例。

傷者致殘,轉輔兵安置,按照功績漲一級到三級軍餉。

亡者一次性撫卹銀四十兩,按功績,漲一級到三級軍餉給父母妻兒做奉養之資,至父母、妻子百年,至兒女成年。

“寶爺有仁心!”

李遠端著馬肉湯,看著不遠處的霍寶,帶了幾分唏噓。

“現在還行,以後負擔太重了!”侯曉明皺眉道。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這樣的撫卹條例,以後會成為沉重負擔。

“五爺那邊也是用的這個條例!都是爹生娘養,不給保全後路,誰捨得真的賣命?”李遠道。

侯曉明喝了一口湯,不說話了。

他是孤兒,沒有親族,童兵營登記的家屬那一項,直接填的是霍寶的名字。

李遠統計的家屬薄,自然也想到此事,懊惱自己失言。

童兵之中,像侯曉明這樣孤兒出身的人佔了兩、三成。

哎!都是這個世道鬧的!

……

官兵營地。

副將不敢再分散兵力,通河渠的事情就不了了之。

軍官們有乾糧,幹饃、肉乾,喝得有酒釀,對付兩頓,不算難熬。

到了下邊士兵,一人分了半斤穀糠,就是早晚兩頓的伙食。

這東西調成糊糊,還能勉強下嚥,幹噎可是真為難人。

“渴死了!”

“昨兒還挑粥難喝,今兒就連粥都沒了!”

“不是叫人去通渠了?”

“都沒回來……嗚嗚……俺伯就在那曲……嗚嗚……”

“……”

少了一千號人,又哪裡是能瞞得住的?

等到下半晌,各種訊息就傳遍了整個兵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