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的八月,早晚清涼起來,可中午依舊炎熱。

霍寶帶著幾個伴讀,從書齋裡出來。

看著小胖子郭釜額頭都是汗,霍寶便叫人下去預備冰碗。

如今他每日生活很規律,上午隨林師爺讀書,偶爾林師爺忙時,就是宋老大人代課。

下午就去州大營,自己操練鐧法,也督促童兵操練。

宋謙之當初不知怎麼問的家人,再來州衙時沒有了最初的叛逆,沉穩不少。

霍寶選他做伴讀一是成績好,二是看在宋老大人面上。

見他老實了,就沒有換下。

至於鄔遠,打小習武的緣故,身手十分出色,比童軍裡的百戶們還強些。

霍寶心中記下,卻也沒有直接安排。

童兵那邊的框架已經出來,除了還沒有回來的朱強、侯曉明、李遠幾個,與他們身邊的一百五十童兵,其他一千多人如今都收縮回來操練。就是金陵訊息點,霍寶都轉到老爹手中。

有霍豹統領,還有朱剛、梁壯兩個在,後進的石三、仇威等人,也都露出來,不缺人手。

最後一人郭鬲,沉默靦腆,卻是有內秀。

霍寶之前想要用郭家,就是想要改良軍糧。

州宴過後,他還專門見了一次郭老爺、郭掌櫃父子。

如今兵卒軍糧,都是金陵運來的陳糧,有穀子、稻子、豆子三種。

營房裡一日三餐,早晚是豆粥,中午一頓乾的。

在外行軍的時候,就不方便了。

霍寶想要將泡麵蘇出來,可想也知道,如今這年頭食用油珍貴,油炸泡麵壓根不能大規模準備;非油炸泡麵工藝更復雜,已經不算方便食品。

那就蘇一蘇掛麵,結果與郭老爺一聊,才曉得掛麵唐朝時就有了。

唐宋話本上的“龍鬚麵”說的就是掛麵。

不過還真沒有人將掛麵普及到軍糧上。

掛麵製做工藝不簡單,龍鬚麵做不成,粗麵、面片卻不難。

只是原材料不足。

為了預備掛麵,霍寶還專門與馬寨主提了,安排人去楚州買麥子。

楚州挨著河南道,那邊百姓生活習慣與河南一樣,小麥是主食。

除了掛麵,霍寶還將炒米、炒麵蘇出來。

霍寶還在主食上想法子,郭鬲已經默默就將方便菜包琢磨出來了。

與後世的泡麵調味包相似,裡面是肉乾碎末、蔬菜乾碎末,還有研磨過的細鹽。

一斤分量的湯包,足夠百人隊用的。

可以直接下掛麵做湯麵,也可以在吃乾糧的時候當配湯。

要不是霍寶與郭鬲相熟了,都要懷疑他是不是穿的。

霍寶就跟馬寨主說了此事,給郭鬲記上一功。

馬寨主也覺得方便菜包好,除了記功,還獎勵了五十兩銀子。

郭鬲得了鼓勵,還是不愛多話,卻是一門心思往裡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