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然聽得此言,張眉壽不自覺手一鬆,剝到一半的桂圓就掉到了地上。

但卻無人留意到,只因大家的目光齊齊都朝著張延齡看了過去。

瞬間冷靜下來的張眉壽也看著他,卻在心底暗罵一聲——這臭小子如今竟還學會吹牛撒謊了?

若真是見過太子,她不信這倆人還能穩穩當當地坐在這裡。

“太子是什麼模樣?”宋氏問道。

卻見兒子搖了頭。

“皇上平日裡不怎麼見太子,我們是在御花園裡偶然瞧見的——但離得遠,只模模糊糊地看了個背影而已。”

張眉壽這才恍然。

原來是這麼個見法兒……

旋即,又聽張鶴齡講道:“雖沒看清,但只看大致身影,也可知必是長相出眾呢。”

張眉壽多看了他一眼。

那倒還挺會瞧的……

張延齡又緊接著說:“且看那氣度,與既安哥哥竟是十分相像!”

四下忽而一靜。

宋氏皺眉道:“……這等話可不能亂說!”

這孩子怎麼瞧見個長得好的,就與他既安哥哥像?

張延齡不以為意地道:“母親放心,我們自是知曉輕重的,只在家中悄悄說一說而已。”

規矩可不是白學的,例子也不是聽完就忘的。

宋氏這才鬆了口氣。

還算有點腦子——

“不過話說回來,確是極像呢。”張鶴齡此時又忍不住補上一句。

“離得那般遠,你們能瞧見什麼?”宋氏看著二人,正色道:“這話日後休要再提了,可記住了?”

兩隻蘿蔔乖乖點頭。

反正說已經說了,嘴癮也過了,好不容易回來幾日,得家人處處噓寒問暖,他們可不想一個勁兒地招人煩,再被提早趕出去。

一家人暫且按下了宮中的話題不提,轉而將談話的重心重新放回到了張眉嫻身上。

張眉嫻聽著兩位嬸嬸的囑咐,心下只覺得滿滿當當的。

宋氏給她備下了不薄的嫁妝,甚至足以讓她明日在城中出一把風頭——

她起初不願,諸般婉拒,可拗不過宋氏說一不二的性子。

到了最後,宋氏乾脆道:我素來是要面子的人,你如今好歹是我的女兒,長女出嫁,若叫人覺得寒酸,我的面子往哪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