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不許胡來(第1/2頁)
章節報錯
金秋的風兒,擦著地皮,輕輕拂過生長著繁茂雜草的原野。
枯黃的草兒搖曳著纖長的身段,輕輕扭動著它們婀娜的腰肢,發出陣陣“沙沙”的輕響,給荒涼的原野增添了幾分帶著蕭瑟的生趣。
橫亙原野的一條寬闊官道上,無數穿著大紅衣甲、列著整齊隊形如同燃燒烈火般的洛陽軍將士,正邁著齊整的步伐緩慢的朝著東北方推進。
騎著戰馬,走在大軍的最前面,劉辯四下張望著官道兩側茫茫的草場。
這裡曾是水草豐茂的地帶,也曾是農耕興盛的地區。無數百姓,曾在這裡紮根、繁衍,可如今,此處在戰爭的摧殘下,卻是一片蕭瑟。
戰爭帶來的,除了殺戮和災難,或許只有他們腳下開出的這條寬闊官道,尚且算得上是給這塊飽受摧殘的土地做了些許彌補。
“殿下,前方不遠便是漳水!”隊伍正向前推進著,在蒲子城投效劉辯的楊鳳兜馬走到劉辯側後方,抬手向前一指,對劉辯說道:“過了漳水,走不多遠,就可到達涉國地界。”
順著楊鳳手指的方向朝前望去,劉辯果然看到在地平線的盡頭,出現了一條泛著粼光的細小光帶。
“子龍可有傳回訊息?”向前方看了一會,劉辯一邊緩轡前行,一邊向策馬走在左邊的龐統問了一句。
“回殿下!”龐統扭過臉,望著劉辯,對他說道:“趙將軍半月之前,已然將袁氏兄弟從涉國救出,如今他們已是領軍退入邯鄲。張燕麾下數十萬黑山軍,也已緊隨而去,此時黑山軍應是正於邯鄲城外與趙將軍等對峙。”
“邯鄲城高池堅!且城內應是不缺糧草。”一邊騎著馬慢慢向前走,劉辯一邊對龐統說道:“以羽林衛和冀州軍戰力,再堅守三五個月應不是難事……”
“殿下有何打算?”從劉辯的話中,龐統隱約聽出了什麼,扭頭向劉辯問了一句:“莫非殿下要繞開邯鄲?”
“軍師以為如何?”劉辯並未直接回答龐統的問題,而是反問了他一句,不過他這一反問,卻正是印證了龐統的猜測。
“直搗薊州,逼迫公孫瓚回援。”低頭沉吟了片刻,龐統眉頭微微皺了皺,對劉辯說道:“眼下即將入冬,若是公孫瓚不回援薊州,我軍恐怕要受嚴寒之苦。”
“秋守春戰!”微微仰起臉,望著湛藍的天空,劉辯想起當日在洛陽之時,徐庶等人曾向他提過的建議,他的眉頭擰成一團,過了許久,才對龐統說道:“軍師所言恰中要害,倒是本王思慮不夠周全……”
“若是春季,殿下之策當可施行!”雙手抱著拳,在馬背上微微欠著身子,龐統對劉辯說道:“黑山軍乃是烏合之眾,且無有糧草維持大軍消耗。邯鄲城內,卻是糧草豐足,足以支援半年之久。殿下只須多運冬衣,做好與黑山軍對峙的長久打算,一旦入冬,飢寒交迫之下,黑山賊便會不攻自破!”
“軍師的意思是……”聽了龐統的一番話,劉辯愣了一下,向他問道:“我軍要在冀州過冬?”
“正是!”緩緩點了下頭,龐統對劉辯說道:“嚴寒和飢餓,遠比刀光劍影來的可怕!尤其對黑山軍這樣無有糧草,更無補給的亂軍。一場嚴寒,恐怕便會使得他們戰力盡失!”
扭頭看著龐統,劉辯沒再說話。相比於他圍魏救趙的計策,龐統這招以拖為上,更是會給黑山軍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大軍推進的速度並不是很快,過了漳水,又走了五六日,劉辯率領的七萬洛陽軍,才來到了距邯鄲城十里開外的一片開闊地。
離邯鄲城尚有十餘里,劉辯還看不到邯鄲城牆,也無法看見圍城的黑山軍。所有關於邯鄲城外戰事的訊息,均由斥候傳回。
張燕在涉國吃了大虧,眼睜睜的看著趙雲把袁氏兄弟從他鼻子底下救走。進入涉國城內,他本想大開殺戒,可看到滿城百姓家園盡毀、流離失所,嚎啕著大罵袁熙兄弟,雖是身為黑山賊,他卻也生起了一絲惻隱之心。
在涉國沒有尋到糧草,張燕失望之餘,放棄了城池,領軍一路追擊趙雲等人。
沿途黑山軍雖是洗劫了一些村落,可所得糧草頗為有限,根本無法維持數十萬人的大軍開銷用度。
進攻邯鄲,張燕心內也是沒有多少底氣。
雖說黑山軍人數是邯鄲城內守軍的數十倍,可黑山軍在官軍眼中,畢竟只是一支缺少訓練的烏合之眾。
城高池堅、久攻不下,黑山軍士氣終究會瓦解崩潰,一旦到了那時,恐怕就算張燕想要撤兵,也是為時晚矣。
心內很是清楚眼下的窘境,張燕卻是無從選擇。不攻下邯鄲城,大軍士氣恐怕會崩潰的更快。此時此刻,張燕竟是有些後悔,後悔為何因些蠅頭小利,而答應公孫瓚,與其一同進攻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