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坐在帳內,袁紹眉頭緊緊的鎖著,過了許久,才對帳內眾人說道:“傳令韓猛,領軍三千馳援烏巢!”

“袁公!”袁紹話音剛落,逢紀就站了起來,抱拳躬身對他說道:“烏巢駐軍不過三千,韓猛再率三千兵馬,若曹軍大舉偷襲,如何防備?”

“元圖過慮了!”朝逢紀擺了擺手,袁紹笑道:“烏巢乃在官渡後方,曹軍若有異動,我軍定會發現,又何須調撥大軍前往?”

袁紹這麼說了,逢紀也是不好再多說什麼,只得抱拳躬身,退到了一旁。

自打敗於張郃手中,韓猛便被調撥到後方督糧。

領著千餘名袁軍,押送著一隊糧草,走在隊伍最前方的韓猛一路向前張望著。

在他眼前,是一片光禿禿的山巒。

山巒並不是很高,卻是彼此相連,一眼竟是望不到盡頭。

這條路,韓猛已是走了數次,每次從此行進,他都是異常的小心。

沿著山巒下的小路,率領運糧的隊伍緩慢行進著,韓猛手提大刀,一路上都在警覺的望著兩側的山丘。

光禿禿的山丘上,靜悄悄的一片,根本沒有半點異常的動靜。

以往行進在這條路上,韓猛偶爾還會看見一兩群鳥兒飛起,可這次走在路上,他卻是連半隻山禽、走獸也沒見到。

朝前又走了一段,韓猛抬起手臂止住了隊伍的行進。

扭頭朝兩側看了看,他的眉頭漸漸的擰了起來。

“全軍戒備!”放下手臂,韓猛高聲喊道:“謹防賊人截糧!”

聽到韓猛的喊聲,隨他一同運糧的一千袁軍紛紛將手中的兵刃又攥緊了一些,看著兩側山巒,目光中也多了幾分警覺。

提醒了全軍戒備,韓猛雙腿輕輕夾了下馬腹,騎著馬繼續向前行去。

韓猛領著一千袁軍押運糧草,光禿禿的山坡上,許多身影藉著石塊的掩護,躲藏在山中。

望著山坡下正慢慢行走的袁軍運糧隊伍,一個提著大斧的粗壯漢子,眸子中閃爍著亟盼的光彩。

此人穿著一身曹軍將領的鎧甲,望著山坡下的袁軍,他攥著大斧的手始終是緊緊的握著。

在他附近的山坡上,無數曹軍將士躲藏在石頭後面,一雙雙眼睛眨也不眨的望著山坡下正行進著的袁軍。

提著大斧的曹軍將領不是別個,正是投效到曹操麾下尚且時日不算很久的徐晃。

自打投效曹操,徐晃尚未立過大功,此番曹操下令要他半道攔截韓猛,倒是給了他一個立功的機會。

若說徐晃,也算得是一員猛將,在曹操麾下始終沒有建樹,心內自是不大爽利。

盯著押送糧草緩慢而行的韓猛,徐晃並未感覺到絲毫的緊張,反倒很期待韓猛率領的這支運量隊伍快些進入伏擊圈。

為了避過袁軍耳目,徐晃帶領的這支曹軍,人數並不是很多,只有五百餘人。

可這五百餘人,個個都是曹軍將士中久經沙場的老兵,每個人的廝殺經驗都是十分的老到。

運糧的袁軍,行進速度要比早先緩慢了許多,蟄伏在山坡上,正等待著徐晃下達衝鋒的命令。

蹲在徐晃身旁的,還有一個曹軍將領。

此人同樣穿著曹軍將領的衣甲,不過他並沒有攜帶長兵器,盯著山下的袁軍,一隻手緊緊的攥著腰間長劍的劍柄,臉上的肌肉也在微微的抽搐著。

在徐晃身旁蹲著的曹軍將領,早年曾是遊俠,在曹操當年領軍討伐黃巾之時,便投效到曹操帳下。

這人名叫史渙,雖說在馬背上廝殺,他並不是十分擅長,可遊俠的經歷,讓他練就了一身好劍術。

“將軍,袁軍已然進了伏擊圈!”凝視著韓猛率領的袁軍,史渙小聲提醒了徐晃一句。

“我等奉命截殺袁軍糧草,為的便是引袁紹注意糧道而忽略烏巢!”視線依然停留在山坡下的袁軍隊伍中,徐晃小聲對史渙說道:“待他們再進入一些,我等放可發起進攻,務必求得這隊袁軍無人退走!”

徐晃如此說了,史渙也不好再多說什麼,看著袁軍的時候,眸子中卻閃爍著一抹嗜血的光彩。

領著運糧的隊伍,沿著山下小路行進,越往縱深走,韓猛越是覺著心內不安。

常年領軍的直覺告訴他,此處有危險。

可兩側光禿禿的山崗上,卻是連半個人的影子也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