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一段故事泯恩仇(第1/2頁)
章節報錯
  被貂蟬提醒了一句,劉辯這才暫且放下了心頭的疑惑,跨步繼續朝著唐姬的寢宮走去。
剛到寢宮門口,兩名就趕忙迎了上來,躬著身子立於兩側,先是向劉辯行了一禮,隨後其中一個侍女說道:“奴婢這便去向王妃稟報!”
“不用!”朝那兩個侍女擺了下手,劉辯跨步朝寢宮裡走了過去。
貂蟬和王柳、王榛緊隨其後,跟著進了唐姬的寢宮。
雙手捧著托盤的使女走在最後,在劉辯等人進門之後,也跟著走了進去。
雖說門口的兩個侍女沒有去向唐姬稟報,寢宮內卻有侍女看見了劉辯等人,趕忙跑到內室告知了唐姬。
唐姬正在內室逗弄著小劉盛,得知劉辯來了,連忙將孩子交給一旁的侍女,小跑著迎了出來。
見了劉辯,唐姬正要向他行禮,陡然看見跟在她身後的貂蟬,愣了一下,竟沒有立刻福下去。
朝唐姬虛抬了一下手,劉辯對她說道:“方才本王在外面遇見了安陽公主,公主得了一匹絲錦,正要給唐姬送來,本王也恰是要來此處,便一同來了。”
唐姬是如何的冰雪聰明,劉辯雖說是想要為貂蟬開脫,說明他們只是偶遇,唐姬卻立刻明白過來,必定是貂蟬刻意找尋劉辯,要他一同前來。
劉辯既然已經來了,便是心內早已原諒了貂蟬和呂布,唐姬自然也不好太給貂蟬臉色看。
“安陽公主已是許久不曾來此了!”微微一笑,唐姬對劉辯身後的貂蟬說道:“公主且請入內室安坐。”
見唐姬並未給她臉色看,貂蟬下意識的朝劉辯看了一眼。
此時此刻,她最慶幸的便是與劉辯一同來此。
之所以唐姬沒有給她難看,並不是她已經忘記了當日之事,而是劉辯親自引領著貂蟬前來,受過宮廷教育的她,自然不會有失禮數。
在唐姬的引領下,劉辯和貂蟬進入了內室。
抱著劉盛的侍女見劉辯進入內室,趕忙行了一禮,抱著孩子出去了。
看了一眼抱孩子離去的侍女,劉辯並沒有讓她把孩子留下。
來到此處,最根本的目的,便是要讓貂蟬和唐姬等人將關係重修於好。
呂布武勇,日後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絕對是劉辯極大的助力,唐姬等人若是與貂蟬將關係走的近了,更能讓呂布有種被劉辯當成自己人的感覺。
當年的丁原和董卓,雖然都認了呂布做義子,可倆人對呂布並不信任,根本沒有把兵權太多的交給他,而且對他也是多有防備。
正是因此,呂布才會悖逆了二人。
甚至後來,劉辯收留了呂布,由於他的名聲不是很好,也一直對呂布不敢重用,才致使洛陽發生鉅變。
侍女抱著劉盛離開,劉辯等人在內室依序坐下。
剛落座,劉辯就對唐姬說道:“本王已然看了絲錦,乃是江南上好的材料,唐姬若是用來裁製衣衫,為本王歌舞,斷然是極美的。”
與劉辯相挨著坐下,在劉辯說完這番話之後,唐姬微微一笑,對他說道:“殿下歡喜,妾身便是歡喜的。”
從唐姬的話語中,還是能聽出些許對貂蟬的不滿,劉辯朝貂蟬使了個眼色。
見了劉辯的眼色,貂蟬曉得他是有心幫忙,趕忙對唐姬說道:“王妃,賤妾可是問了許多人,打探到江南絲錦恰有一些極好的料子貨賣,才專程讓人去江南購置。”
說著話,她扭頭朝身後招了下手。
跟著她進入內室,一直在臨門處站著等待召喚的使女,見了她的手勢,趕忙捧著托盤走了上來。
唐姬並沒有去看托盤中的大紅絲綢,只是淡淡一笑,對貂蟬說道:“公主有心了。”
從唐姬語氣中聽出了淡然,貂蟬曉得,這匹絲錦還無法讓她忘記當日之事,連忙站了起來,從托盤中取出大紅絲綢,雙手捧著到了唐姬面前,跪在地上,將絲綢高高舉過頭頂,對唐姬說道:“賤妾來此,不僅是送絲錦於王妃,還是要向王妃請罪……”
“公主何罪?”朝貂蟬虛抬了一下手,唐姬並沒有上前扶她,只是面帶笑容說了句:“這句話說的倒是有些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