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早趕到碾米廠。

只見門口外排著十多人挑來的稻穀。

許靜金開啟了碾米房,但還沒開機。

潘東玲看見潘大章過來了,對他說:“放鞭炮吧?今天估計碾米的人比較多。”

也沒有電子錶,不知道準確的時間。

“放吧,放完鞭炮就開機。”

點燃香燃,把鞭炮掛在碾米廠門口。

劈哩叭啦……

鞭炮燃放過後,許靜金讓排在最前面的一個村民,挑籮筐上磅稱重。

“105斤。”

潘東玲在一個小本上記錄。

“收他二毛錢吧,今天新開張,別算大精了。”

潘大章還是讓潘東玲負責收錢。

不久,孫震庭也趕到。

他跟許靜金二人配合黙契,不一會功夫,就碾好了第一個顧客的稻穀。

碾米廠總共有三臺木風車,人多的話估計都不夠用。

陸陸續續有人挑稻穀前來。

不一會碾米廠門口排了幾十個人。

其中就有打鐵匠的女兒潘小香和她在山明鄉供銷社上班的嫂嫂。

兩擔稻穀是潘小香兩個打鐵的哥哥挑來的。

潘小香嫂嫂以前也是來自上海的女知青,在月舟村知青點勞動。

她哥潘太陽在山明高中畢業後,回村當了村委會計。

後來經潘六月的關係調到鄉信用合作社上班。

在當村會計時,他就看中了村知青點的一名女知青曾妮。

調到鄉信用社上班後,就幫助女知青調去了供銷社上班,兩人也結了婚。

潘大章由於小時候是在外婆家長大的,而潘小香家就在外婆家隔壁,所以他跟她們家的人也是很熟悉的。

“大章,你在碾米廠幹什麼?你也來碾米?”潘小香看見潘大章指揮村民把稻穀挑去過秤,收費,好奇地問道。

“這個碾米廠就是我承包的。”

“不是吧,你把碾米廠承包了?”

潘小香特別驚訝:“你承包碾米廠,不準備去山明高中讀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