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現在他即使內心有多麼不愉快,不願意見潘大章,但是他表面也不會顯現出來。

混跡官場幾十年,這點城府他還是有的。

他動手泡了一杯茶,遞到大章手裡。

“謝謝大爺爺,應該早來拜訪你的,一直沒時間。這茶是我自家產的,味道不錯,可以嚐嚐。”

潘大章也不想多跟他廢話,就直接說正事。

“大爺爺,是這樣的,憑州烈士陵園管理處打來電話,陵園重新規劃修繕已經完成了,通知家屬去祭拜。我跟爺爺奶奶今天剛從京城回來,詩刊社邀請我去參加筆會,所以我就帶爺爺奶奶一起去旅遊。準備明天再帶他們去憑州。”

董衛民知道面前這個小子的能耐,說是成了全國有名的詩人了。

現在還被邀請去開會,看來所言非虛。

“當時方平安葬的時候,是我和鄧亮陪衛東兩夫婦去憑州陵園的,那地方不難找,離邊境也不算遠。後來侄媳婦傷心過度去世,臨死說死後要跟方平葬到一處,骨灰是遠平和我送到憑州安葬的。”

他長長嘆了一口氣說:“衛東夫婦真是命運多舛,連唯一的孫子曉夏也得了絕症,當時也是我和黃憐娥母女一起處理事的。”

潘大章問:“大爺爺,今天特意來找你,就是想問你,曉夏死後骨灰埋在什麼地方?”

董衛民看了他一眼說:“當時董憐娥跟她姐要了一筆錢,在岡州青山那地方買了一塊墓地,本來想葬在那裡的,後來考慮像曉夏這麼年輕死了,是非正常死亡,屬於夭折,單獨給他建個墓穴似乎不合我們本地風俗。於是也把他骨灰送到憑州,跟他父母葬在一起了。那樣他們一家三口在地下也不寂寞。”

潘大章白了他一眼,心裡嘀咕:你這是什麼屁話。

誰告訴你十四五歲的小孩死去後,就沒資格佔有一塊墓地。

“大爺爺意思是曉夏的骨灰也給你送到憑州烈士陵園,跟他父母同葬一處了?”

“是呀,難道我還擅自把他處理了不成?”

董衛民的眼光閃過一絲慌亂。

稍縱即逝,但還是被潘大章捕捉到了。

他告別董衛民,前往岡州糖廠家屬區。

在路上他開始在前世的記憶中搜羅關於老董事蹟的報道。

前世他只是一名普通的礦工,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像老董這樣的公司高層。

但是他喜歡讀書讀報,也喜歡關注新聞。

記得公司董老大把郭錫林扶上位以後,他就因身體原因退休了。

99年因病去世。

對於他的死因,當時風傳有多種原因。

一是說老董是因為喪子喪孫,精神遭受打擊,經常喝酒澆愁,煙量過大,肝肺都傷害嚴重而影響的。

二是被其一個堂哥活活氣死的。

雖然報紙上沒有報道,但私下傳說是老董孫子夭折後,老董付鉅款讓其堂哥在青山公墓園購買墓地安葬,但其堂兄認為夭折男孩按風俗不必要享用墓地,所以騙老董已經把其孫骨灰,送到憑州陵園跟其父母合葬。

其實是幾年後,老董家園丁在清理後院圍牆處雜草時,發現了其孫的骨灰盒。

其堂兄還辯稱那是為了老董夫婦,骨灰埋放幾年就可以倒掉,留著沒用。

老董當場跟堂兄幹了一架,氣急交加之下,第二天就患病送到醫院,第二個月就走了。

當時這訊息只是小道訊息,也不知是真是假。

他的堂兄應該也就是這個董衛民吧。

此時潘大章把這些記憶蒐羅了出來,內心也是震撼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