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碾米廠本來是孫震庭負責,另外帶二個碾米工。

謝文軍老婆負責收賬。

以前在生產隊時,大隊給每家每戶,按照口糧分配情況,給以碾米票。

在碾米廠做工的每天給十分的工分。

不風吹雨曬就能夠拿十分工分,成了社員羨慕眼紅的好工種。

其他社員想都不用想,幾個在碾米廠做事的,都是大隊幹部的家屬。

分田到戶後,碾米廠幾個工作人員,沒有辦法拿工分了。

於是採取收費的辦法。

一百斤稻穀收費二毛五分錢。

百以食為天,每家每戶都要把稻穀運來碾米廠碾成米。

全村一千八百多人,按每人每天消耗大米一斤來計算,一個月全村就要碾米五萬四千多斤。

按照稻穀計就是近十萬斤。

收費就有二百五十元左右,除去電費開支,電械耗損,應該還有一百多元。

原來的四五個人分的話,就捉襟見肘了。

於是經過村委討論不如把碾米廠向個人承包。

每個月上繳二十元給村集體做為公共留用資金。

分田到戶後,村集體上的入賬越來越少了。

三個大的水庫,每一個一年也是二百元。

二十幾個小型魚糖,一年收五六十元。

雖說分田到戶了,村委幾個幹部,每月有十多元的幹部津貼,但開支的地方也很多。

所以必須盤活公有資源,增收開源。

本來去年碾米廠和榨油廠也跟水庫、魚糖一樣貼了承包公示。

去年碾米廠是年繳一百五十元。

因為謝文軍私心作怪,他想讓其弟承包,只願出一百元租金,認為一年繳一百五十元太貴。

但是當時就有人願意出一百五十元承租。

所以若是一百元承租給他弟。

肯定村裡有人不服,甚至會告到鄉政府。

原以為幾個月以後,輿論就會平息。

但想不到數月過去,承包還是無法實現。

於是乾脆把一年租金提高到二百。

謝文軍認為一百五都有人拿,提高到二百就肯定沒人願意接手了。

那樣的話,他就可以讓其弟,以暫時管理的方式,繼續霸佔碾米廠。

想不到佈告一貼岀去,就有一個愣頭青進來說承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