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府皇城乾清宮。

宋晟說的沒錯,建文帝得到林瀟宸的報捷奏摺後很是開心,雖然沒有大擺宴席與臣子們同樂,可心情之愉悅,毫不掩飾的體現在臉上。

“林大將軍沒有辜負朕對他的信任和支援,打著收拾兀良哈三衛的旗號,暗地裡卻長途奔襲直撲韃靼汗庭的駐地,雖然這次大勝沒能把韃靼大汗抓住,可是抓住上千名蒙古貴族,連印璽也給繳獲了,牲畜更是收穫豐厚,明年開春的時候,他把俘虜押到京師,朕就再次祭告太廟,向列祖列宗報喜!”建文帝很是得意的說道。

“臣等也要祝賀皇上,現如今我大明是雙喜臨門,林大將軍奔襲擊潰了韃靼汗庭的主力,而盛庸和平安在東昌府擊敗了反賊朱棣,形勢轉變的對朝廷非常有利,或許到明年,朱棣之亂就能平息了!”黃子澄也笑著說道。

原來,在十一月的時候,燕軍到達了臨清,朱棣先是派遣輕騎兵到大名,燒燬了朝廷大軍的運糧船,而後從館陶渡過了大運河,兵鋒直至東阿,威脅到了東昌府這處要地,想要逼著盛庸南下決戰。

盛庸也是大明的精英將領,看破了朱棣的意圖,索性將計就計,決定在山東的東昌府聊城)與燕軍決戰,率領大軍向南趕到城外,擺下了大陣,並在陣中佈置了大量的火器和毒弩。

十二月二十五日的時候,燕軍到達東昌,雙方展開決戰。

朱棣親自率軍衝擊南軍左翼,盛庸嚴密防守,沒有衝擊成功,隨後朱棣率軍衝擊南軍的中軍,盛庸故意把大陣開啟了一個缺口,裝作被衝開的樣子把朱棣誘入大陣,然後立刻合圍,朱棣和前鋒被南軍重重包圍。

燕軍的張玉和朱能率領燕軍強行衝破大陣,但是燕軍遭到火器和毒弩的射擊,損失非常慘重,把張玉和朱能也給困在陣裡,眼瞅著這一戰前鋒和救援軍隊就要全軍覆沒,在這個時候,燕軍的援軍抵達,殺開一條血路把朱棣和被圍困的官兵救出。

這時候,朝廷的大將平安也率兵趕來,與盛庸合兵一處。在正月十六日,朱棣率領燕軍灰溜溜的返回了北平。

東昌府大捷,建文帝以大勝告祭太廟,沒想到,林瀟宸又給他帶來一次大勝,此刻的建文帝君臣,都沉浸在巨大的喜悅中。

“皇上,既然北疆大都督府在松亭關附近作戰,何不傳旨給林大將軍,命他配合朝廷作戰,圍困北平府?”蔣紹明趁機說道。

“蔣紹明,你說這話是何居心?兀良哈三衛的主力騎兵還在大寧周邊活動,目前林大將軍只是擊潰了朵顏衛一部,更為強大的泰寧衛和福餘衛,實力並未受到損失,豈會坐失良機?”

“如果把大軍調入關內,大將軍的軍隊,就要受到燕軍和蒙古部落的兩面夾擊,到時候局面將處於劣勢,如果漠南空虛,蒙古騎兵趁虛而入,牽扯到漠南的安危,大將軍豈不是進退兩難的處境?”齊泰不高興的說道。

北平城是大明在北疆的重要軍事要塞,也是曾經的元大都,城牆高而堅固,李景隆五十萬大軍圍城,拼命攻擊也無濟於事,林瀟宸能調動的,不會超過十萬人,這樣的數量不足以對北平城造成致命威脅。

北疆大都督府的主力進入關內,草原基本就是不設防的狀態,泰寧衛和福餘衛如果趁機禍亂漠南草原,朝廷辛辛苦苦經營的大好局勢,勢必要受到嚴重影響,當地的蒙古族遊牧群,將如何看待大明?

林瀟宸在漠南漠北,營造出大明強盛,足以保護外族安全的形象,雙方的關係日益融洽,只要把這個局面維持住,大明肯定能夠消化大草原,蔣紹明這樣的餿主意,損失的可是大明形象!

“平燕將軍盛庸和平安等將領剛打了勝仗,證明朝廷在關內的軍隊,完全有能力剷除叛軍,朕對他們有信心!”建文帝也惱怒的看了蔣紹明一眼。

自己是不是對錦衣衛太過寬容,導致他們有些忘乎所以了?眼睛瞎嗎?沒看到盛庸和平安剛剛擊潰了燕軍,取得了第二次大勝仗?

蔣紹明不再說話了,察言觀色的本事他當然擅長,雖然心裡無比的苦澀,可也沒有別的話好說。

朝廷大軍的確是在東昌府,打退了燕軍的進攻,而且還是前所未有的重創,這是不爭的事實,自己說這樣的話,似乎是不相信盛庸和平安的能力,用心是好的,卻沒有挑對時候。

錦衣衛指揮使司衙門。

“大人,林瀟宸在塞外與韃靼和瓦剌作戰有功,也是一次堪比捕魚兒海大戰的輝煌勝利,加上東昌府大捷,大明是雙喜臨門內外開花,皇上和朝廷重臣都在高興的時候,這時候您非得把邊軍調入關內,實在沒必要!”沈清澤也覺得蔣紹明是不是有些著魔了,非得揪著林瀟宸不撒手。

“我承認東昌府一戰,盛庸和平安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勝,燕軍此次傷亡幾萬人,實力受到影響。但事實上呢,燕軍根本沒有傷筋動骨,朱棣撤軍的時候,我們朝廷大軍卻不敢追殺,說明盛庸和平安沒有這樣的把握。”

“你自己沒發現嗎?自從朱棣造反以來,朝廷幾次北伐都是敗多勝少,濟南之戰,要不是鐵鉉想到那樣對太祖高皇帝大不敬的陰損辦法,估計也是守不住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次小勝,就能把皇上和朝廷重臣高興的忘乎所以,在我看來,這比什麼都可怕!”

“我自然希望盛庸能儘快平息叛軍,可這樣的想法現實嗎?燕軍已經掌握了主動權,保定府、北平府和永平府,還是在叛軍的手裡!朝廷大軍不敢向北進軍,沒有必勝的信念,燕王才二十多萬軍隊,朝廷大軍雖然沒有以前那麼多,可調集三四十萬是沒問題的,由此可見,這兩位朝廷將領,作戰思想依然保守。”蔣紹明搖了搖頭說道。

事實上,他還真是目前少有的,思維比較清醒的厲害角色,原本建文帝身邊的那些文臣看的通透長遠。

常年辦案的敏銳嗅覺,讓他發現了大捷背後的缺陷,朝廷依然沒有得到主動權,不過是被動應戰而已,這是很危險的現象!

喜歡錦衣諜影請大家收藏:()錦衣諜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