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章 許春秋答疑解惑,文武聖語帶箴鋒(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一三四章許春秋答疑解惑,文武聖語帶箴鋒
自上上屆武帝趙凌峰開始,江湖評出一十八甲。
所謂甲者,為江湖之最。
白鶴樓內的老者,被南宮裂天稱為天下書甲的許春秋,正是十八甲之一。
博聞強識,其思最縝,其識最廣,其言最妙。
“南宮今日有幸在此結識先生,實在三生有幸。”南宮裂天趕忙起身讓出上座,請許春秋坐。
以許春秋之才識,一眼便認出面前之人必是江湖武帝,只是見他粗布麻衣簡行,便只稱呼他為南宮先生,而非武帝。也未敢有過於客套的繁縟禮節。
許春秋只是坐在下垂手,不敢座主位。
“素聞江湖十八甲各個了得,今日終於讓我見到了許先生。哈哈哈。”南宮裂天說罷,一揮手,許春秋沒見周圍如何,卻覺出四外安靜下來,彷彿這一層樓,周圍被釘上了隔斷。
許春秋笑道:“南宮先生謬讚了,江湖中事,往往以訛傳訛,十八甲根本沒有傳說中那般厲害,尤其是許某這書甲之名,更是一無是處。”
南宮裂天道:“哎,先生客氣了,我等江湖武夫,不敢安坐於先生之旁,感受夫子氣息薰陶,粗鄙之人如坐針氈。”
許春秋續道:“以南宮先生境界,看我等凡夫俗子,當真一覽無餘。至於我等肉體凡胎,坐於真仙身旁,也不識周圍洪鐘大呂,綵鳳呈祥的大氣象。先生與老夫所觀之像,如雲海之上比鄉野村中。”
站在許春秋身後的書生張東川,畢恭畢敬,眼觀鼻,鼻觀心,站的規規矩矩,不敢有礙夫子教化。只是眼角餘光的一幕,實在讓這少年難以沉心靜氣。
四樓樓梯口之處,幾個樓上之人想要下來,卻下不來,一層無形的障礙阻隔在樓梯口上,樓上眾人踩在那無形屏障之上,好像憑空而立,如何跺腳都下不來。
那上面圍著許多人,指手畫腳嘰嘰喳喳,聲音卻被阻隔了,張東川聽不見他們在叫嚷什麼,卻也能知道他們對此大驚矣。
再看二樓與三樓之間,店小二端著菜盤,伸手推著那無形的屏障,只見手掌像按在牆上一樣,掌紋展平,卻無論如何也推不動虛無屏障。
自從剛剛員外欺負店小二,這三層樓之上,膽小的都跑去員外門口候著,擺明立場自己絕對是員外這一方的,以免遭受日後報復。
現在就只剩下南宮裂天、許春秋、張東川三人。南宮裂天與許春秋來言去語,張東川在一旁完全沒有聽進去,都將注意力放到了樓梯口。
書甲身旁,自然不會有白丁,張東川腦中驚奇,卻也心中明朗。難道先生對面坐的是神仙?否則如何能有這身無鐵幕千斤重,心有高牆人莫棲的神通手腕?
“南宮心有疑問,今日見到先生,想請先生授我不惑。”
許春秋道:“南宮先生請說。”
“南宮心有三願,一願中原豪傑團結,二願彼此放下成見,互溶共通,三願將天下武學融為一爐。不知以先生之見,南宮能否如願?”
許春秋捋了一把鬍子,此問題在他見到南宮裂天之時便已有所覺悟要談到此題。
“門戶之中尚有爭吵、夫妻不和之事,若遇到鄰里糾紛,則夫妻同力。他村若犯,則鄰里同氣。他城若犯,則村莊互結。此乃人之常情,何況偌大的江湖呼?同氣連枝非有外敵不可得。
南宮先生當以仁義招他鄉之客。書中記載,東海有四島,名曰黎霞,許某不會殺人之計,上不得黎霞島,卻也是行走於江湖之人。那極樂教徒四處為惡,老夫只恨自己手無縛雞之力,無力殺賊。南宮先生當以此際遇號召群雄,或許可成心願。”
南宮裂天激動地說道:“先生知道極樂教的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