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七章 大論道万俟奪冠,密宗佛羅剎雙修(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一四七章:大論道万俟奪冠,密宗佛羅剎雙修
十年論道,如今已經不記得論了多少屆,興許天下文人的脊樑莘莘學宮會有詳細記載吧。
今日,這為期二十天的論道終於決出了勝負。
那万俟煜陶口若懸河,終於辯贏了天下人。雖然他是被鴻飛道長帶來的,但卻是半道半儒的思想,勉強也算不辜負天下文人的期望了。
畢竟万俟公子不是道士。
天下作學問的人的人一下子便知道了万俟公子的大名。但這万俟公子對名譽卻是不以為然,只要能放他自由,不再被軟禁於鴻雁觀,就是他最大的獎勵。
將張鴻儒大先生親自交到他手上作為獎勵的一方上古白泥硯隨意揣在懷中,万俟公子便撒著歡兒的跑下山去了。
臨走時,還是不忘好好謝過了鴻飛道長這些天的照顧。
這後生心好,只要給了他自由,他便不再記恨鴻飛道長,大是大非,万俟公子還是很懂的。
六百丈的牛角山,万俟煜陶居然沒有停歇的跑了下來。一方面是又得自由太開心了。另一方面,在鴻雁觀裡,万俟煜陶一心想逃,也偷偷練了武功,只不過鴻雁觀裡主修內家功,拳腳功夫極少,看遍了鴻雁觀藏書,一共只找到了兩本入門拳腳。所以万俟煜陶也知道丹田一口氣怎麼運用最省力氣。
万俟煜陶曾經想站在觀雁崖邊上,像道教典籍記載的那樣,駕鶴而飛,可是想了想,不太可能。但最不濟也能一伸手就抓到一兩隻鴻雁,傳書於自己的爹孃,讓他們來救自己,大概也只有遇到困難才能想到自己的爹孃了。漂了那麼久,其實是真的沒有怎麼想到過自己的家人。
氣喘吁吁的跑到山腳下,見一紫黃道袍的真人坐於古柏下。
在鴻雁觀裡住了好幾個月,觀遍道家典籍,万俟煜陶知道這一身黃紫道袍意味著什麼。天下間,正統道門,只有兩人可以穿黃紫道袍,一人是鴻飛道長,另一人就是面前這個懶洋洋,坐的七扭八歪的老道,焦陽道長。
這老道除了練功時候,都是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現在這道教大真人正朝著万俟煜陶笑呢。
當初在臘月初七,武帝城前,万俟煜陶見到過這老道,也聽鴻飛道長經常提起,說天下第一符劍,那把三千年的桃木劍天咒就在這老道身上。
万俟公子當然不清楚焦陽道長與鴻飛真人私下裡的勾當,這焦陽道長就是在此等著万俟煜陶的,要帶他上灼陽觀。
“焦陽道長,晚輩万俟煜陶見過道長。”這万俟煜陶真是奈何橋上打燈籠,不知死的鬼,屁顛屁顛過來給焦陽道長打招呼。
焦陽道長一隻胳膊撐起身子,斜靠著樹點頭向万俟煜陶打招呼。
“道長,晚輩聽說,道長有一把桃木劍,三千年不腐,不知是真是假?”
“哈哈,確有此劍,此時正在灼陽觀裡。”
“哦,那晚輩哪天可要去瞻仰瞻仰,道長一定不要不捨得,借晚輩瞧瞧。”
“你住在觀裡天天抱著它睡都可以。”
万俟煜陶身子一激靈,他從焦陽道長那笑眯眯的眼裡看到一絲恐怖。倒不是什麼殺氣,反倒像小孩子冒壞水兒,一股……反正不好。也許是聽到“住在觀裡”幾個字,將他嚇的成了驚弓之鳥吧。
“呵呵,有機會,有機會……晚輩先告辭,告辭。”
万俟煜陶逃命似的跑了。
焦陽道長也沒有攔下万俟煜陶,只是看著他的背影笑著點頭後,又略有深意的微微皺眉,看看西方。
万俟煜陶中午下山,見四下稻田裡有農夫耕作,水牛犁田。書上說南方酷熱多雨之地,稻米一年能成熟三茬,若是求產量而不重品質,能搶種四茬。這與自己家鄉一年只長一茬真是相差太大,產量可是相差好幾倍呢。
万俟煜陶一邊漫無目的的行路,一邊四下裡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