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酒菜上齊。耶律隆慶手端酒杯對范仲淹和眾人道:“漢文化有:有朋至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話用在今天的場面上是在恰當不過了。你說呢,範老弟。”范仲淹笑道:“老王爺這是在指範某人喻作古人了,哈哈,不錯,活學活用,這確實恰當。這句話是漢文化的聖人,孔子說的。意思是有老朋友從遙遠的地方來了,不是件很高興的事情嗎?這句話對應今天的場景,確實是很恰當的。”耶律隆慶見范仲淹對自己的肯定,心情非常舒暢道:“來,為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乾一杯!”眾人齊聲道:“乾杯。”頓時一陣咕咚聲,接著是好酒好酒的讚歎聲。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耶律隆慶對大家道:“漢人有云: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如今大家歡聚在一起,談詩論詞有酒有菜,沒有歌舞豈不是美中不足?”言罷,吩咐家人請上歌舞。功夫不大,十幾個衣著華麗的年青女子魚貫而入。隨之而來的陣陣香風吹入眾人的口鼻,令人昏昏欲醉。待耶律隆慶一揮手,只聽音樂響起,年輕女子們隨著音樂的節拍開始翩翩起舞。范仲淹望著眼前那舞步輕盈的美麗女子,思緒彷彿又回到了出使雲南狄青軍營,與諸葛山等人歡宴時的情景。可是,如今已是時過境遷,物是人非。那翩翩起舞的女子中可有穿紅衣的如煙姑娘?范仲淹心思如潮,不覺吟道:“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話音未落,耶律隆慶道:“好詩,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這首詩應該是唐朝李商隱大家的名作吧!”范仲淹道:“不錯,李商隱的這首無題,雖然無題,卻勝似有題。實在是傳世精品呢。”耶律隆慶道:“詩好,歌舞也好呢,這些都是在駙馬府請來的專業歌舞人員,平常只有皇帝陛下能看到。我也是腆著老臉去央求了皇姐桃花公主)好幾次,這才被批准來我府演一下。哈哈哈,你們大家今日可以大飽眼福了。”韓飛虎向耶律隆慶拱手道:“王爺的殊榮真真羨煞人也,若不是今日來王府與範大人相識,還真是沒有福份見到這等歌舞。”此時,從舞女舞風一變,一改剛才的輕歌曼舞,代之而來的是一種傲霸之氣。一個女子唱道:“浪奔,浪流。萬里濤濤江水永不休。淘盡了,世間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是喜,是愁,浪裡分不清歡笑悲憂。成功,失敗,浪裡看不出有未有。愛你,恨你,問君知否,似大江一發不收,轉千灣,轉千灘。亦未平復此中爭鬥...。”歌聲鏗鏘有力,聽來令人熱血奔湧。遼人一向崇尚武力,只是近來受漢文化的引導,取向有所改變。此時被這有力的旋律所震撼,一個個都情不自禁的鼓掌叫好,場面一時火爆之極。一曲終了,眾歌女在大家火熱的眼神中退下。韓功望道:“這歌舞當真是令人心旌神搖,不知是何人所作。”耶律隆慶哈哈大笑道:“諸位一定都覺得這等歌舞別具一格吧。嘿嘿,你們卻想不到這些歌舞均是出自一位漢人女子,她便是穆桂英。”

“啊,”在座的眾人聽了都是一呆,大家都聽說過穆桂英的名字。現在在遼都上京穆桂英就象皇帝耶律宗真一樣出名,甚至在某些方面尤有過之。如果現在在街上碰到一個小孩兒,你問他穆桂英是誰。他一定會說:那個很有本事的大姐姐,領著一群能歌善舞的小姐姐的,我很喜歡她!而你要問他遼世祖耶律阿保機是誰,他可能會苦思冥想半天后,遲疑的問你:是不是那位能寫會畫的宋朝人呢?韓功望恍然大悟道:“怪不得呢,這樣絕美的歌舞除了她,也沒有什麼人能創作出來了。”耶律隆慶點點頭道:“這個穆桂英可真的是不簡單啊,當初本王率七十萬大軍攻宋,鐵林相公和蕭天佐隨軍出征。本以為可以一掃而定中原,唉,沒想到天門鎮一戰,鐵林軍全軍覆沒。鐵林相公和蕭天佐等十幾位大將殉國,七十萬遼軍血染沙場。而這個打敗我的人,便是這位才藝雙絕的穆桂英啊。”眾人聽了都發出一陣驚呼,然後便是嘖嘖讚歎聲。范仲淹道:“豈止這些,大家知道西夏軍的鐵鷂子重甲騎兵軍團嗎?”范仲淹的話,一下子把大家的心情給打到了井底。西夏鐵鷂子騎兵,那是這個時代的無敵軍團,提起它的威名,是個男人都會害怕。范仲淹掃了眾人一眼道:“知道為什麼後來鐵鷂子騎兵沒了嗎?”眾人都面面相覷,都有些迷糊。那時侯交通閉塞,訊息很還通暢。加上時代久遠,一時還真是沒人回答上來這個問題。

范仲淹喝了口酒,緩緩的道:“同樣,他們也是被穆桂英給滅了。”這句話就象是一枚重磅炸彈,把在座的人都給驚呆了。大家一時怎麼也不能把一個細聲細氣的編舞才女,和一個頂盔貫甲的女將軍聯絡在一起。而且這個女將軍還是威震四方,令敵人聞之膽裂的狠角色。聽了范仲淹的話,耶律隆慶苦笑了一下道:“現在大家知道這個女子的厲害了吧!所以說本王當初敗在她的手下一點也不虧。現今他就在駙馬府作客,給皇上編輯了許多歌舞,哎呀,皇帝高興的不得了。”眾人當然知道現在穆桂英是上京最受歡迎的重要人物,不光是人家有本事,而且還和駙馬府有重要的親戚關係。駙馬公主是皇親國戚,那穆桂英當然也捎帶著也是了,這可是個重要的條件。古代人大都看重出身地位,當然到了現在也差不多。一般出身在名門即使沒有什麼才華,只要不傻不憨是個正常人,那也是很受人尊重的。更何況能和皇親國戚扯上關係,那當然是錦上添花了。

大家正在熱烈的議論著穆桂英的事蹟,這時就見王府的家人大聲稟報:啟稟王爺,聖旨到請王爺接旨。耶律隆慶聽了老大不高興:老子早就辭官了,怎麼又有公務?可是聖旨已然到了家中,又怎麼能不接呢?沒辦法?耶律隆慶忙令人排上香案,帶領眾人跪迎聖旨。范仲淹是客人,當然也就回避了。只見宮中的一位公公手捧聖旨,快步而來。在他的身後有兩個人,耶律隆慶一看,認識,是桃花公主和穆桂英!

喜歡北宋女帥請大家收藏:()北宋女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