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桂英三人來到寇準府上,見過了寇準,把事情的前後講述了一遍。寇準點頭道:“這耶律隆慶倒也通情達理,不和其母一樣專橫跋扈。我與談交談甚歡,這個人倒也確實值得交往。”寇準為文官之首,四書五經詩詞歌賦自然都精通,所以很合耶律隆慶的胃口。而穆桂英讓趙藝和唐昱前來則是要多的培養與穆柯寨這位楚王的私交之情了。

當耶律隆慶見到穆桂英時,也不覺一愣:這個女人和丞相寇準也挺說的來呢!穆桂英對耶律隆慶施禮道:“讓楚王殿下受驚了,都是穆桂英一時疏忽,才讓楚王受此驚擾,罪過罪過。”耶律隆慶笑道:“穆將軍多慮了,那幾個小毛孩子已經受到了懲罰,我也不想再有什麼枝節。這兩日在寇大人府上,與寇大人學習經典倒也受益非淺。”穆桂英道:“寇相身為百官之首,公務繁忙咱們還是不要再勞煩他了。這兩位也是文壇奇才,可以與楚王殿下切磋一下。”說罷,示意二人上前。唐昱道:“鄙人姓唐名昱,文才不堪入楚王法眼,這是我臨摹的王羲之的《蘭亭序》,請楚王過目指教。”說著把手中的布包中的書卷遞了過去。耶律隆慶接過來一看,這字寫得太漂亮了,自己在遼國以為書法無人出其左右。但是現在和唐昱的字一比,實在是差的太遠了。耶律隆慶忙起身拱手道:“唐先生大才,隆慶自嘆不如快請坐。”唐昱坐下,趙藝也道:“鄙人趙藝,沒事什麼功名,倒是在術算雜學上有些心得,希望能得到楚王的指教。”耶律隆慶大手一揮道:“趙先生請坐,今日咱們是以文會友,也是某家這次到中原來的目的。大家既然坐在一起也就都是朋友,切莫在客氣了。”

穆桂英見和寇準見三人交談甚歡,也就和隆慶打了個招呼退了出來。穆桂英對寇準道:“這三人倒是對上了口味,恐怕一會兒就成好朋友了。”寇準道:“這次王親若他們捱了當頭一棒,可以穩當幾天了,渾天侯看如何處理開封府的事情。”穆桂英道:“可讓耶律隆慶的手下與寇大人去跑一趟,包大人見遼人沒有追究,他也犯不上窮追不捨,自然就會放人。到時候通知那幾家領人就行了,只是要勞煩寇大人奔忙了。”寇準道:“此事虧得渾天侯料事如神,不然寇某現在說不定已經被貶出京城了。跑跑腿又不會死人,算什麼事。”當下便與耶律隆慶的一名手下趕往開封府,穆桂英則先回天波府。

寇準到了開封府,見到包拯說明原由,因為有耶律隆慶的親隨作證,包拯也就沒有再深究。於是派人通知這幾家來領人,其實這幾家的人都在開封府門口等著呢,都望眼欲穿了。現在終於見到讓領人的資訊了,一時間大家紛紛派人進入開封府,隨衙役進去領人。王天貴等人在牢中簡直度日如年,今日才知犯法的嚴重性。從此再也不敢胡作非為,連手下的狗腿子都不敢再仗勢欺人。

宋真宗耳邊沒有了五鬼的胡鬧,也漸漸又重新認識到了寇準等人的才幹,朝中又恢復了正常的秩序。然而,很快一個噩耗傳來:三關大帥楊延昭病逝。這個訊息太驚人了,一時間朝廷和民間都被一種悲傷的氣息所籠罩。楊延昭隨父親楊繼業征戰沙場以來,到死時在沙場已有四十年的存在。宋真宗聞此噩耗,不禁痛哭流涕,下令廢朝三日,同時傳旨:保州總兵楊宗保,遂城總兵李沆,望都總兵楊嗣扶棺返京。沿途各關隘都要做好迎靈柩的準備,訊息傳出沿途百姓都自覺穿白帶孝,為這位勇冠三軍愛國護民的神勇大將軍默哀。

天空陰沉沉的,涼風裹挾著雨絲飄落下來。大宋東京汴梁城門口人山人海,大家都來迎接楊延昭將軍的靈柩,迎接這位為大宋邊防奮鬥了終生的將軍回家。當遠遠看到由宋軍將士護送的棺槨隊伍映入眼簾後,大家不約而同的迎著檸槨隊伍跑了上去。這次這些粗魯的兵將們沒有喝叱,他們眼含淚水默默的扶著棺槨前行。不知誰先喊了一聲:“楊元帥,六郎,我們大家接你來了!”頓時沉寂的人群發出了一片難以抑制的哭泣聲。

汴梁城中,萬人空巷。人們一個個眼含淚水站成兩行,看著靈柩隊伍從面前默默的透過。無數的人在抽泣,雨水和著淚水從每個人的臉頰上垂落。天波府內高搭靈棚,眾人素服孝衫站在兩側,寇準和諸多文官武將均來吊念。八賢王代表真宗皇帝宣讀宋皇致詞:嗚呼延昭,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豈不傷?朕心實痛,酹灑一觴。君其有靈,享我蒸常。想君當年,威武雄壯。哭君早逝,俯地泣血。忠義之心,英靈之氣。哀君情切,愁腸千給,名垂百世,永無斷絕!八賢王宣畢,眾人都痛哭失聲。楊延昭是我們的英雄有詩為證:拒馬河邊古戰場,土花埋沒綠沉槍。至今村鼓盲詞裡,威鎮三關說六郎!

八賢王等祭畢,各路將領亦派專人前來祭奠。然後民間的青龍幫,忠義盟等幫主盟主寨主等陸續來祭。穆羽和項天行當然也在其中。正在祭奠,忽然家人稟報:遼國皇帝遣國師肖山子楚王耶律隆慶駙馬木易來祭。楊家眾人忙出迎,這可就是外賓來了!雖然大家都認識。國師肖山子和楚王耶律隆慶祭畢被請到客房休息,木易卻在靈前哭得幾欲昏厥。

宋真宗感念楊延昭守邊四十年,積功甚偉特昭:將楊延昭棺槨葬於太宗皇陵側,以示厚恩。

安葬了楊延昭後,宋真宗派楊宗保為雁門關守將,接替其父職位。楊宗保立刻赴任。

再說西夏王李繼遷,自從被遼國狠狠教訓了一番後,吸取教訓,厲兵秣馬,養精蓄銳。他把目光盯上了大宋,當時,宋遼戰爭頻繁,沒有人注意西夏的崛起。等到宋遼戰爭結束了,西夏國已經有足以叫板宋朝的力量了。

西夏軍隊在邊關的頻頻挑釁,讓真宗皇帝很頭痛,他不想大動干戈的。剛剛和遼國簽了合同,才休息了幾天就又要打仗,煩不煩啊?可是西夏人不管你煩不煩,他們是見軟就捏,見硬就軟,總之是讓你沒脾氣。見真宗煩惱,寇準道:“聖上,楊宗保隨其父征戰多年,足以平夏,怎麼不派他去呢?”宋真宗道:“他的父親剛過世,現在就讓他出徵不太好吧!”寇準道:“可先派楊宗保赴西邊境,接替呼延丕顯,范仲淹為參軍以防西夏。然後召渾天侯穆桂英入朝議事。”

喜歡北宋女帥請大家收藏:()北宋女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