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等人給掌櫃的點了收菜後,坐下喝茶等侯上飯。掌櫃的笑嘻嘻道湊上來道:“上官大人,要不要聽曲呀,咱們這裡南來北往的有錢的大爺,可都是喜歡聽曲助興呢。”范仲淹聽了也是一愣,他在宋朝喝酒會友時聽過女子彈唱,名曰“喝花酒”。在青樓飲宴時也聽過花魁彈唱,但那是在文化高度發展的宋朝。在遼國的底層社會也有這樣的專案,范仲淹還真不知道。但既然人家掌櫃的說出來了,就聽聽吧!大不了費幾個銀子,咱們是公款消費,可以報銷的!范仲淹示意掌櫃的請上來,掌櫃的答應一聲,屁顛屁顛的跑去了。

時間不大,樓梯上傳來一陣腳步聲,緊接著是環佩叮噹聲傳入耳中。范仲淹等人閃目觀瞧,只見掌櫃的引來了一男一女。那男的已有五旬,抱著二胡肩背布袋,女的有二三十歲,低著頭看不清臉面。兩人衣衫襤褸顯得非常落魄。掌櫃的對二人道:“這些人都是大宋的使節上官大人,你們要小心唱好,大人們高興了會賞的。”說完又對范仲淹等人恭維了一番才轉身離去。

那老者低頭輕聲問道:“不知上官大人要聽什麼曲子,清大人點一曲。”范仲淹想看看這二人和中原的唱曲有什麼不同,便道:“你們隨意拿你們拿手的唱來就是了。”那老者道:“大人是中原來的,我們就唱一曲中原的一位大人寫的詞曲吧”。那女子點頭答應,老者便坐下來把二胡放在腿上,開始拉曲。但聽得音樂悽悽,彷彿寒風吹過山間松林,松濤陣陣中又似有邊城的部隊操練聲。那女子開口唱道:“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百發征夫淚。”那女子的嗓音極好,唱起來抑揚頓挫別有滋味。范仲淹知道他們唱的是,自己當年在雁門關和楚王耶律隆慶吟詩時的所作。當時大家都極為稱讚,後來傳到了中原內地,許多酒店青樓都在傳唱吟誦。只是這裡是北國之地,遼人一向不喜吟詩作賦,怎麼會傳到這裡呢?范仲淹不知道,當年在雁門關一會後。耶律隆慶對范仲淹驚為天人,就想拜其為師。可是當時蕭太后在場,遼宋剛剛罷戰,提出這樣的要求確實有些不合時宜。後來,耶律隆慶因為崇拜中原文化,終於偷偷跑到東京汴梁城,去找穆桂英請求引見良師,才引出了大鬧荷花院,計救寇準恫嚇五鬼的一幕。穆桂英讓穆柯寨的老夫子唐昱和趙藝,與耶律隆慶切磋文藝。耶律隆慶對二人的文才也是非常喜歡,後來,三人同歸穆柯寨,耶律隆慶在穆柯寨學習中原文化的同時,也參觀了穆柯寨的建設。耶律隆慶那是才知道穆桂英的才幹遠遠超出了他的認知,他把唐昱和趙藝教授他的詩句文章帶回到了遼國。在遼國,耶律隆慶同遼國的文官以及崇拜漢文化的人,組織學習並共同探討學習。同時,他把在穆柯寨的所見所聞告訴了皇帝耶律隆緒和蕭太后。蕭太后和耶律隆緒按照耶律隆慶的說法,在遼都城進行了試點建設,構造了洗浴室和暖炕。效果倒是真好,可是遼國缺煤炭呀,怎麼辦?從宋國買吧,路途遙遠太費勁。後來,耶律隆慶說穆柯寨的煤礦生產挺火,於是,蕭太后便讓耶律隆慶和穆柯寨穆羽聯絡煤炭生意。到那時節,穆羽也不在糾結對方是遼狗了。連皇上都和人家稱兄道弟了,咱們一個老百姓還記什麼仇呢?

穆羽大手一揮:合作!皇上給你們歲幣,你們還得給我送回來。於是,穆柯寨的煤炭源源不斷的向遼國運去。而遼國的銀子也嘩嘩的流進了穆柯寨,用穆桂英的話說,這叫雙贏嗎!由於遼國皇族的帶頭興起,遼國的貴族跟著效仿。後來基層的富商乃至老百姓也開始沿用,漢文化和煤炭經濟俘獲了遼國人的心。

此時范仲淹聽了這女子的吟唱,覺得非常有面子:自己的作品都出國了,難道不值得驕傲嗎?范仲淹心中高興,吩咐隨從道:“唱的不錯,看賞。”隨從忙拿出一兩銀子,遞給了那個老者。那二人收了銀子正待要起身告辭,范仲淹道:“聽你們的口音卻不是北國人,難道你們是宋人嗎?”那老者道:“不錯,大人好眼力,咱們是中原人氏,家住河北大名府。這是女兒秀英,快給大人見禮。”那女子秀英忙對范仲淹深深一福,范仲淹忙擺手示意免禮。然後范仲淹道:“既然是中原人氏,怎麼到了此地?”那老者長嘆了一聲道:“大人,說來話長,不說是傷心,說了更傷心。我們在大名府本來也是有聲望的人家,我叫盧義,膝下就此一女。家中廣有良田積蓄,本來是小康之家,然而遼軍徵宋,席捲河北之地,我們村子幾乎全被擄走,反抗者均被殺死。那一年小女尚幼,我抱著她輾轉赴遼。妻子和家人均都死了,我因為會抄寫算賬被家主相中,得以有一囗飯吃,小女從小便給人洗衣縫補,才得以苟活於世。後來家主隨大軍徵高麗死了,我們又成了無家之人。幸而那宋遼罷兵休戰,楚王耶律隆慶極喜宋詞歌賦,我因粗通文筆每日賣些詩句,勉強度日。小女從小跟我學些音律詩詞,所以有此拙藝。近日天寒難捱,不能外出賣字,便託掌櫃的介紹給客人唱曲,掌櫃的也有些收入所以樂得幫助。”那盧秀英聽父親說到傷心處不禁淚水直淌,讓人看了好生不忍。

范仲淹聽了這盧義的一番話,心中十分難過。戰爭讓多少人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盧義父女只是這悲慘大軍中的一份子而已。沒想到自己的一首詩,竟然能成為別人的餬口的資本,這也真是造福眾生了。范仲淹想到自己的詩時,不禁開口問道:“盧義,你剛才的那個曲子,詞是從那裡來的?”盧義笑道:“不瞞大人,這是中原的大官范仲淹範大人所作,是北國南院大王楚王耶律隆慶在宋國抄來的。現在遼國上下都會吟誦,我們唱這支曲子是最受歡迎的!”范仲淹的隨從插話道:“你們可知道這住上官是誰?”盧義道:“上官的名諱,草民怎麼會知道呢?”那隨從道:“真神到了你卻不知,這住便是范仲淹範大人了!”“啊,他就是範大人,小老兒今天是燒了高香了,竟然能遇上範大人。”

喜歡北宋女帥請大家收藏:()北宋女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