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元帥沉思了一會兒道:“眾將都退下,宗保留下。”聞言眾將知道元帥有機密話有囑咐,便都邁步退了出去。待眾人走盡,楊元帥對宗保道:“兒啊,你看穆桂英怎麼樣?”宗保想了想道:“武藝高,機智果斷,眼裡不揉沙子。但性子剛烈,我也有些懼她。”聞言楊元帥點點頭道:“不錯,她的才能在你我之上,你懼她也在情理之中。上天有眼,楊門之幸,我楊家後輩有人,大幸也。宗保,明日你執掌帥印後,諸事多與桂英相商,萬不可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置三軍於腦後,步為父今日之後塵。”宗保連連點頭一一記下,父子又說了一會兒話,宗保見父親露出疲色,就告辭退出。

蕭撻覽縱馬狂奔了一會兒,回頭望了望,見沒有追兵追來,方才長出了一口氣。“哎呦我的媽,可把我嚇死了。”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勒住馬頭吩咐手下人:“去,趕快尋找那幾個,讓土金秀他們到這裡匯合。”親兵們答應一聲調轉馬頭飛奔而去。很快,各部遼軍漸漸匯聚過來。為什麼這麼快?因為穆桂英擔心楊元帥的傷,沒有追殺他們。蕭撻覽見各部傷亡不大,心中大喜,傳令收兵返回天門鎮大營。遼軍各部緩緩向本部大營而來,正行間,只見迎面飛奔而來一彪人馬。轉眼間,這支人馬便來到了蕭撻覽的面前。蕭撻覽定晴一看,原來是大將蕭天佐。蕭天佐怎麼來了?原來,按預定計劃眾遼軍在天門鎮設下埋伏,讓蕭撻覽帶人誘宋軍進入伏擊圈。可是左等不來,右等也不來。眾人都憋得渾身是汗。蕭天佐實在按捺不住,向耶律隆慶請令前往探查。耶律隆慶也等得不耐煩了,欣然同意。蕭天佐於是帶人過來了,見了蕭撻覽,蕭天佐急忙問:“怎麼樣?宋軍來了嗎?”蕭撻覽哼了一聲道:“一群膽小鬼,我引誘幾番不成功,這幫宋軍膽子比兔子還小。”土金秀在後面恨不得一拳把這混蛋給捶死,這傢伙真是好意思?蕭天佐聽了一愣:“宋軍不肯上鉤,那你們怎麼回來了。”蕭撻覽笑道:“我們與宋軍大戰一場,楊六郎連中兩箭,險些被我生擒。哼哼,看他們還囂張不?”身後土金秀和鐵牙骨差點從馬上掉下去,這個無恥之徒,真是...。蕭天佐沒有看到身後這些人的表情,以為是真的,忙問:“啊?你真的把楊延昭射傷了嗎。”蕭撻覽不耐煩的道:“如若有假,我敢獻上我的項上人頭。”蕭天佐大喜道:“哎呀,我的天,這可比斬幾千宋軍都收穫大呀。可是,你射傷了楊延昭,宋軍應該失去指揮,乘勝進攻才對呀,怎麼撤回來了?”蕭撻覽聞言臉色一變,他挨近蕭天佐耳邊輕聲道:“將軍,你猜我見到了誰?”蕭天佐冷哼一聲道:“笑話,我怎麼知道,我又不是國師。”蕭撻覽環顧左右道:“你還記得穆柯寨的那個女將嗎?”“什麼?”蕭天佐聞言象被蠍子蜇了一下似得叫道。“將軍,”蕭撻覽忙拉了蕭天佐一把,示意他小聲點。蕭天佐一下反應過來,忙左右看了看壓低聲音道:“你是說那穆桂英嗎?怎麼?你看到她了,她在宋軍那邊嗎?”蕭撻覽點了點頭道:“不錯,那女魔頭在宋軍那裡,若不是她的出現,我豈能放過楊延昭輕鬆回去。”聞言蕭天佐恍然大悟道:“怪不得,看你們灰頭土臉的,不過,她初到宋軍諒也不會得到重用,我們應當趁楊延昭受傷,將宋軍重挫才是。”蕭撻覽點頭稱是,二人一邊耳語,一邊向大營走去。

遼軍大營中,鐵林相公因為此次的計劃流產而火氣沖天,他憤憤的道:“數十萬將士折騰了一天,竟然無功而返,真是令人可惱,如此下去,我大遼的精銳還如何揚威天下。”蕭柳掃了蕭撻覽和蕭天佐一眼道:“將軍息怒,蕭撻覽將軍雖然沒有將宋軍引來,卻箭傷了宋軍主帥楊延昭,這可是個大大的好訊息。想我大遼數次南征,都是這個楊延昭從中作梗。致使我無數契丹健兒血染黃沙,但願上天保佑,讓楊延昭一病不起,為我大遼除一心腹大患。”鐵林相公冷哼一聲道:“楊延昭,他算什麼,這些年我鐵林軍是沒有出征南下。若是讓我遇到他,必然將他擒到上京,以祭太廟。”鐵林相公這番狂妄自大的話,激起了眾遼將的怒火。眾人覺得這傢伙簡直太目中無人了,你雖然是御林軍總管就可以滿嘴放炮嗎?聽你的意思是我們這些人都是酒囊飯袋了,我們這些年的征戰通通是鬼混了。耶律隆慶看到眾將的憤憤不平,忙出言道:“此戰箭傷敵帥楊延昭,蕭撻覽為首功,土金秀,鐵牙骨銅牙骨都有封賞。明天大軍休息一日,後天按原定計劃繼續設伏,務必要將宋軍引入我陣,一舉全殲。”眾遼將齊聲答應,隨即散帳。

楊延昭將帥印交給了楊宗保暫代,宋軍將士與新元帥一一見禮。城中歡慶一日,穆桂英與楊宗保到各營巡視一遍,也算是新領導對大家的慰問吧。晚間,穆桂英在寢室對宗保道:“元帥,不知今後計劃對遼軍採取何種戰法呢?”宗保笑道:“不要取笑,我意堅守城中,以不變應萬變,你看如何?”桂英道:“你是元帥,當然是你拿主意了,守城當然穩妥了,可是你守此處,遼軍攻彼處,總是讓人家牽著鼻子走,疲於奔命,總不是個辦法。”宗保嘆道:“你的話我何嘗不知道,但遼軍每人雙馬,日行千里。我軍步軍多,馬軍少。勝了,追不上,敗了,跑不掉。你說我不穩妥能行嗎?”穆桂英道:“兵行詭道,敵之長,我之短並非一成不變。如果戰術運用得當,敵之長便成為敵之短,我之短便成為我之長。此消彼長,我勝敵就有了把握。”宗保聽了一愣道:“你的見解倒時讓人耳目一新,但不知有什麼具體的部置方法呢?”穆桂英道:“很簡單,一,遼軍行動迅速,我們不如他快。但我們人多,可以互相聯絡。敵進犯一處,我們堵其退路,前後夾擊,甕中捉鱉。”

喜歡北宋女帥請大家收藏:()北宋女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