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移動到七月初。

麒麟的的提升平緩溫和,甚至讓科學界的觀測儀器檢測不到任何能量場的變化,它遊走於世間各處,以各個視角觀察著一切感興趣的東西。

有個奇怪的現象是,麒麟處於這種平和進階過程中時,好像無法收束自己的力量,所以導致其所過之處,往往像是被剝離了厄運。

如果有細心的人認真研究就會發現,在過去某段特殊的時間內,一些城市或者地區會出現驚奇的零事故。

要知道,現在密集的城市化人口使得每座城市擠著大量的人和車,加上其他隱患,看得見看不見的小事故多如牛毛,真的零事故是很難避免的。

而如果再坐下對比,就會發現零事故的區域其實是一個挨著一個的,串起來就是一條有跡可循的線路。

到了後來,麒麟飛出地外幾次之後,這種現象也就漸漸消失了。

吳憂的手下也自此多了一隻黃金中級生物,更是多了一種比之以前眾多煉金生物都沒出現過的能力——賜福。

。。。

若論國際影響力,可能現今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的是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大常任理事國,之後應該會加上一些德國、日本、印度等等國家。

但其實有一個小國家往往被人所忽略,可它卻擁有影響全世界絕大部分國家的能量。

那就是國中之國——梵蒂岡。

今年的5月6日,瑞士衛隊也照著往年一樣宣誦4個多世紀以來一直未變的誓詞。

教宗彼得.貝格爾卻危思深重。

天主教的發展在世界範圍內都還算良好,但卻有一個讓其擔憂卻也不爭的事實。

那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的年輕人對於主的信仰正在隨著花花綠綠的現代化資訊節奏,變得越來越缺失。

同樣的,梵蒂岡也不可避免的從宗教聖地越來越像純粹的旅遊景點靠攏。

從年今年那次衛隊誓詞的場面更是引起教宗的憂慮。

聖地的衛隊雖然依舊一絲不茍,宣誓也足夠肅穆莊嚴,可他總覺得語氣中少了什麼。

在那天無法入眠的深夜,彼得突然從床上坐起。

他明白了,衛隊缺少的是信念,對非是信仰,而是信念。

現年75歲的彼得相信那些小夥子們還是屬於教徒範疇的,即便其中或許個別算不上極其虔誠,但也不能說缺失信仰。

可身為衛隊騎士,在古代是至高榮譽,而騎士更應該具有騎士的品格和信念,是利劍是盾牌,也是光明。

但現在的衛隊,那些年輕人更多是把其當成一種謀生的職業,或許還能在以後的履歷上加上一筆。

或許換前幾代教宗不用擔心這類問題,可是現在卻不行。

因為彼得知道,現在的世界正在改變。

身為教宗,彼得自然是有自己的資訊渠道的,而且老教宗也是上網的。

他深知世界正處於某種變化當中,這種變化可能只是一些如同當年末日論的動蕩,也可能是某種巨變。

網上林林總總的一些瑣碎訊息他看得多了,但也有不少信徒向他反饋自己的親生經歷。

彼得了解那些人,那是真正的虔誠信徒,絕對不可能在自己這個教宗面前撒謊的。

那麼也就是說,那些事件確有其事!

這無疑給彼得敲響了警鐘,他是一個有思想和理想的人,總希望能在自己手上繼續將基督教發揚光大。

可現實的困難卻比預想中的深重,如果真如自己預料的那樣發展,很可能非但不能夠發揚教義,連原有的成績都會慢慢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