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基因資料庫(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個世界的科學家們經過不懈地探索,想出了許多辦法來得到目的基因。
其中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條是從供體細胞的dna中直接分離基因;另一條是人工合成基因。
直接分離基因最常用的方法是“鳥槍法”,又叫“散彈射擊法”。
鳥槍法的具體做法是:用限制酶將供體細胞中的dna切成許多片段,將這些片段分別載入運載體,然後透過運載體分別轉入不同的受體細胞,讓供體細胞提供的dna即外源dna)的所有片段分別在各個受體細胞中大量複製,從中找出含有目的基因的細胞,再用一定的方法把帶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分離出來。
許多抗蟲抗病毒的基因都是用上述方法獲得。
用鳥槍法獲得目的基因的優點是操作簡便,缺點是工作量大,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而人工合成基因的方法又有兩條。
一條途徑是以目的基因轉錄成的信使rna為模版,反轉錄成互補的單鏈dna,然後在酶的作用下合成雙鏈dna,從而獲得所需要的基因。
另一條途徑是根據已知的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推測出相應的信使rna序列,然後按照鹼基互補配對的原則,推測出它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再透過化學方法,以單核苷酸為原料合成目的基因。
方法很是不錯,但有幾個問題是林懷需要解決的。
其一,上述提取方法得到的都是表達出來的顯性基因,隱性基因沒有任何外在表現,因此無法被篩選出來。
另外,這種工作量大,不需要太多技術含量的實驗,對目前要研究一千多份,日後還要研究更多的林懷來說。
根本就是在浪費時間!
要是有人輔助還好說,能分攤工作量。
但小心謹慎的林懷,在沒有找到十分可靠的控制人的方法之前,不想洩露一丁點自己的實驗過程。
不過林懷既然站在這準備做實驗,自然是有相應的解決方法。
“還好將一號帶過來了,不然現在還真沒什麼好辦法。”
林懷心裡很是慶幸。
星際世界有一個基本的基因檢測技術就可以輕鬆解決上述的難題。
這種技術透過人工智慧光速的計算能力能夠準確定位各個原子位置和軌跡,並用大資料進行統計,最後就能得出該種基因大致能力。
整個流程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是那麼簡單。
讓一般人到這個世界,光是人工智慧這種東西就很難得到,超級計算機計算速度雖然快,但智慧不足,無法直接使用。
而且就算原子的位置和軌跡被你測出來了又怎樣,沒有資料庫進行對比也是白瞎。
這個世界靈氣復甦之前的人類基因組計劃。
目的是探索人類的全部遺傳資訊,確定人的基因在23對染色體上的具體位置,查清每個基因核苷酸的順序,建立人類基因庫。
星際世界當然有類似的基因資料庫,規模要比人類基因組計劃龐大無數倍,它是整個星際世界探索基因層面內容的匯總。
人類的基因放在裡面猶如掉入大海的一滴水滴一般,根本放不出什麼水花出來。
資料庫裡面包含了眾多原子定位和基因功能的對比。
這些結果可不是大風颳來的,每個結論的背後都是無數研究人員夜以繼日的探討和研究。
可以說,要是林懷穿越之後沒有一號的存在,光憑腦子裡的這個資料庫也能讓他在這個世界混的風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