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吃下去的都要吐回來(第1/2頁)
章節報錯
儘管楊安對冷玉蘭再三好言相勸,讓她回到父母身邊。
可冷玉蘭卻是堅決不肯。
太子也過來問冷玉蘭父母兄弟在何處,冷玉蘭也只說不知。
無奈之下,楊安和太子只得將冷玉蘭交給趙七,讓他負責看護。
趙七本來只對打架感興趣,聽楊安讓他安排面前的女子,十分不情願。
可等他看清冷玉蘭的容貌時,立馬就變了一副神色,居然將冷玉蘭帶到一邊,兩人聊得十分投機。
安排好冷玉蘭後,楊安和太子便商議下一步的計劃。
此時錢府的賓客早已走了個乾淨,只剩下錢府的下人,以及太子和楊安的人。
因為天色已晚,楊安和太子等人,當晚就留宿在錢府。
第二日一早,他們兵分兩路。
一路,由趙孟德帶著五名士兵,清點官倉內官糧的情況,同時派人到趙家、李家和王家的糧倉去查到官糧的證據。
另一路,則由楊安和太子押著錢壽安趕往衙門。
縣衙裡的人昨天得到訊息,早已在此等候。
楊安走進大堂,坐在本該是縣令坐的位置上,開始審理錢壽安貪汙挪用官糧一案。
而太子則坐在一旁監審。
整個審問過程,遠比楊安想象的要艱難。
楊安以為經過昨天的較量之後,錢壽安所犯的罪行證據確鑿,沒有什麼可隱瞞的了。
錢壽安現在所要招供的,就是交待出幕後之人。
正如太子所說,一個小小的縣令,如果沒有後臺,就是給他天大的膽子,他也不敢做出這種殺頭的事情。
可是錢壽安的嘴,嚴實得出乎太子和楊安的意料之外。
儘管楊安和太子讓錢壽安坦白從寬,將功補過,
可錢壽安就是咬緊牙根,死都不肯承認背後有主使之人。
他從頭到尾,始終都咬定,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一人所為,與他人無干。
而楊安若是追問官糧去處,錢壽安便沉默不語,堅決不肯說糧食都和誰進行了交易。
楊安這一路沒有審出來什麼結果,而趙孟德的那一路卻旗開得勝。
對錢壽安審了一個多時辰之後,趙孟德的人便來回報。
經過清點,官倉內尚有近一半糧食。
同時,他們在咸陽的三個大戶,趙家、李家和王家分別搜出極少一部分官糧。
而且,趙孟德還說,這三家大戶,正要將上有官糧字樣的盛裝米袋進行銷燬。
如果他們遲去一步,就連這僅有的證據,也會被銷燬乾淨。
得知官倉內還有近一半的官糧,總算是個好訊息。
楊安和太子本來還擔心,如果官糧被錢壽安給折騰殆盡,此行賑災,無異於難上加難。
有了剩餘一半的官糧做保障,楊安和太子再談起賑災來,終於有了底氣。
經過商議之後,兩人當即決定,賑災分兩個方面進行:
一、設立施粥點;
根據咸陽縣內目前的受災情況,及逃荒人口密度,在人多的地方由專人就地架起大鍋,熬製米粥。
米粥熬製標準,以一根筷子落下不倒為準。
二、開倉放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