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生長環境的限制各種的香料都有它們的產區,這時候人工栽種技術又不行,也少,自然導致香料的產出就那麼點,價格居高不下也就正常的很了.

至於說後世為什麼香料會那麼普遍,就不得不提到幾大香料產地的被發現.

世界上有四大香料島,馬魯古群島、班達群島,格瑞那達,桑給巴爾群島.

這裡邊桑給巴爾群島位於非洲東海岸,格瑞那達又位於加勒比海,這兩個地方要一直到大航海時代,歐洲透過好望角到東方的航線被打通,以及美洲大陸被發現以後,才慢慢被大家熟知.

而馬魯古群島、班達群島這兩個香料群島,則要早很多很多年就被中國,印度,阿拉伯等國家的人所熟知了,不過這個早很多年也要到了差不多五代十國北宋年間了.

唐朝這時候,馬魯古群島、班達群島就完全是不為人知的無名島了.

別說大唐,天竺這些國家沒人知道,就連近處的闍婆國這些位於蘇門答臘,爪哇島上的國家都沒人知道.

國小民弱,造船航海又很原始,這些國家連自己所在的島嶼都還沒看全過呢,更別說往海里的島嶼上延伸了,就即便有人偶然到過這兩個群島,離開後,他們也基本不可能再次找到.

說這裡是無人到訪過的處女地一點都不為過.

不過別人不知道,武元慶可是知道的,格瑞那達,桑給巴爾群島太遠也不知道具體位置去不了,可是馬魯古群島、班達群島就位於印度尼西亞的班達海上.

想當初在後世,南海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武元慶可是在世界地圖上好好看過東南亞那些小國的地理位置的.

這就穿越者喜歡地裡的好處,武元慶手中沒地圖,腦中卻記著中國周邊的地理情況以及世界上幾大洲的輪廓方位呢.

要給他時間,給他堅固安全的船,他都能把澳洲,美洲,南極洲給找到了.

對於馬來,印尼這片不能說記得多清楚,但大體的方位他還是記得住的,尤其容易的是按著他現在所走的路線,走到爪哇島這幾個相近的島嶼末端也就到了班達海海域.

然後斜插過去,一直走就是馬魯古島,到了這裡有了參照物,再找距離馬魯古兩百多里,位於班達海中間的班達群島也就容易的多了.

這也就是武元慶為什麼要費勁巴拉繞這麼遠的另一個原因了,除了因為走靠著海岸線走更安全外,最主要的就是因為如果從廣州出發後就南下,走直線直奔班達海的話他怕自己沒有參照物會找不對位置.

現在就沒問題了,有爪哇島這個參照物,武元慶領著船隊又走了十來天后,終於到了這一長串島嶼的盡頭,也就差不多是後世東帝汶附近.

然後轉向東北方向斜插過去在海上風平浪靜的走了四五天,他們終於來到了馬魯古島上.

為什麼這麼確定是到了馬魯古島?

很簡單,沿路到過很多很多島,大的小的,在上邊也偶爾會看到長得肉蔻這些香料的,但那都是偶爾的一叢兩叢就跟在大唐進山找黃芹,柴胡等草藥一樣,你的找呢.

可是眼前的這座島,從上了岸開始,見到的第一株植物就是豆蔻,第二株還是豆蔻,第三株第四株以及很多很多株都是豆蔻,範圍擴大點,丁香,胡椒,肉蔻一一出現,然後數之不盡,漫山遍野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