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蘇共24大

莫斯科。

“蘇共第二+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出席大會的代表496人投票。 ”

“大會選出了蘇聯共産黨中央委員會主席團。”

“選舉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同志為蘇聯共産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波德戈爾內,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柯西金,部長會議主席。

“蘇斯洛夫、基裡連科、庫拉科夫,書記處書記。”

“佩爾謝,蘇共中央監察委員會主席。”

“謝列平,全蘇工會中央理事會主席。”

全場起立鼓學。

勃列日涅夫眉色飛舞,向在場代表揮手致意。

1964年免去赫魯曉夫的職務,登上蘇聯一哥的位置,1966年的蘇共二十三大確認為蘇共中央總書記,二十四大繼續連任總書記,勃列日涅夫的地位日益鞏固。這次二十四大上,蘇共中央主席團成員

基本全都是勃列日涅夫的人了。

在二十四大上,勃列日涅夫向全體代表做了蘇共中央委員會報告,闡明瞭當前蘇聯和蘇共所面臨的形勢和正在做的工作。

勃列日涅夫認為,當前蘇聯的任務是”從根本上重建國家間關系”。

也就是系統化地闡述了1968年8月捷克事件之後蘇聯的“社會主義大家庭論”和“有限主權論”。

但是, 方面勃列日涅夫把這些理論系統化總結出來了,另一方面, 勃列日涅夫馬上又說,蘇聯的首選策略是促進地區矛盾的政治解決,反對任何侵略行為和貿然發動的國際武裝行動。

這不僅是中國方面一直在叨叨反對的結果,也是現在東歐國家共産黨的心聲:你特麼的以後別這樣幹了行不。就算68年我們跟著你一起出兵進入捷克,可我也怕再過幾年我突然成了被進入的物件

啊。

對於冷戰局勢,勃列日涅夫認為蘇共今後的工作是促使歐洲國家召開安全與合作會議,促使核裁軍,促使大國締結削減軍費開支的協議。

對於蘇聯國內的發展,勃列日涅夫提出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並重,重工業和輕和工業並駕齊驅,大力發展輕工業,增強國家滿足人民群眾消費的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勃列日涅夫還具體提出了

時間表: 80年代到來的時候,蘇聯將要徹底擺脫輕工業不力的局面,成為消費品的生産與供應大國。

在這些大的方針政策之外,勃列日涅夫還特地提到了一個具體的專案:

“蘇聯將建設全國自動化系統,以科學技術作為第一推動力, 推進國家的發展,以計算機和網路技術推進社會主義制度的探索和發展,提高國家的勞動生産率,提高國家計劃的執行完成度,使得社會

主義制度更具有生命力!

全場起立鼓掌。

全國自動化系統(0gas) , 項覆蓋全國的網路工程。它的前身是中國和蘇聯原先的計算機網路系統,中國叫做”國家政務網”,蘇聯叫”統 國家計算中心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