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撤,快撤!(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十三章,撤,快撤!
11月29日淩晨4時。長津湖地區北風4到5級,氣溫零下29攝氏度,區域性區域氣溫零上700~900攝氏度。
9兵團繼續對長津湖地區的陸戰一師、美步7師31團發動全面突襲。
在柳潭裡方向,24軍兩面圍攻陸戰5團、7團。在前一天的夜襲和白天的阻擊戰中,24軍真實領教了這一大坨敵人的戰鬥力。這編制上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兩個團級戰鬥隊,實際人數和志願軍一個師差不多,而火力則遠遠超過24軍。
陳士榘指示24軍,其他幾個方向的夜襲力求殲滅或給予敵毀滅性打擊,柳潭裡方向則不必,只需牢牢把柳潭裡這八千多人困在原地即可。24軍根據此原則,以兩個團在兩個方向攻擊,手中留有大量預備隊做為緩沖。
在新興裡方向,美步31團遭受了第二次痛入骨髓的夜戰。這支近三千人的團級戰鬥隊的指揮官麥克萊恩上校在混戰中中彈身亡,代理指揮官費斯中校用手中最後一點機動兵力對突襲的27軍80師發動反沖擊,雖然最後將志願軍擊退,但新興裡防禦圈內的美軍傷、亡、病已經接近一半。
在富盛裡、古土裡方向抱團的陸戰一師還有六千多人,和柳潭裡一樣,20軍的89師負責對這兩處的敵人發動騷擾性攻擊,阻止其增援下碣隅裡,而且也是在用持續的夜襲降低這裡的部隊白天的作戰能力。
畢竟一晚上不睡覺,白天精神就不太好。
戰鬥的核心還是在下碣隅裡,這是軍委、9兵團以及前線指揮官的共識。
下碣隅裡是整個戰區美軍的“軸心”,聯絡著柳潭裡、新興裡以及富盛裡的後路。11月28日9兵團還確認了陸戰一師指揮部就在下碣隅裡,而且,這裡還有一座飛機場。
28日夜間到29日淩晨下碣隅裡的戰鬥,在淩晨4時進入了最後的攤牌階段。
志願軍58、59師付出了重大傷亡,沖入下碣隅裡的部隊到淩晨三時,有的一個連就只剩下幾個人。在下碣隅裡外圍,炮7師現在連炮7團都不算了,只能算作炮7連了,全師僅剩最後的5門105毫米榴彈炮。
對於美軍,最後一戰是“黎明前最後的黑暗”。再堅持2個小時,鋪天蓋地的美軍飛機就會來援,他們就可繼續守住這個至關重要的戰場節點。
58師最後的預備隊——174團2營和3營進入攻擊出發陣地,機靈的指揮員看到地上挖好的戰壕馬上就讓戰士先下去壕,準備迎接美軍的第一撥反抗,只有炮兵的二營長霍富貴跟沒事人似的,在副駕駛位指揮司機往前開、往前開。
果然,美軍馬上就通通通往他們頭上打了一堆照明彈,然後81迫擊炮、75山炮的炮彈就飛了過來。幸好兩個營的指戰員趕緊大部分找到了美軍挖掘的戰壕、散兵坑躲炮彈。
“前方470米火力點,齊射!”
3營長一聲令下,咚咚咚咚四聲,174團裝備的迫擊炮打出4發炮彈,營長指示攻擊的火力點頓時被硝煙和雪塵覆蓋了。然而火力點裡的美軍只停頓了不到10秒,2重機槍就又打響了,12.7毫米子彈打得3營的陣地一片狼藉。
迫擊炮連再打出4發炮彈,這回3營長完全確認炸中了,可火力點還是沒停下來,兩挺機槍“噠噠噠”“咚咚咚”打個不停。
除了2重機槍,那個火力點裡還有一挺7.62毫米勃朗寧1919機槍。
現在3營長看清楚了,這個火力點有加固頂蓋,可能是用空運來的鋼梁搭出的架子,再用圓木搭出穹頂,再在圓木上覆蓋沙包,大角度下落的迫擊炮彈對火力點根本沒用。正面是厚厚的沙包牆,高度只有1米5左右,沙包的後面甚至可能還有一道加強鋼板,用機槍和它對射也是沒多大效果的。
3營剛剛就是試圖用輕重機槍壓制美軍的火力點,用了4挺機槍交替射擊,可仍然效果不大,本來想借著火力壓制向前滲透的兩個排遭到掃射,頓時傷亡了五六個人,剩餘的戰士只好退回戰壕裡。
3營長:“煙霧彈!有煙霧彈嗎!?”
咚咚咚咚,煙霧彈打了過去,火力點籠罩在白煙當中。司號員剛要吹沖鋒號,3營長:“慢著!停下來!”
營長從望遠鏡裡看見,美軍火力點附近的白煙在迅速消失。
該死的5級北風!3營長氣得直咬牙,“不能這麼沖,1連,1連!改班為單位行動,不,3人3人地滲透!”
“營長!”
霍富貴躬身從交通壕裡跑到步兵的戰壕,“我好了。”
3營長轉頭看,在照明彈閃爍的光芒中,他倆身後一百多米,霍富貴拉上來的那門榴彈炮已經找到了合適的發射位置,炮組正在摘下炮衣。
“霍副營長,你們居然莽著就上來了!我還以為你們被一炮彈炸飛了呢!”
“哪可能,我這人運氣特別好?!”
“霍副營長!”3營長指著前方還在噴子彈的美軍火力點,“那兒,直瞄,能不能幹掉它?”
105毫米榴彈炮黑洞洞的炮口瞄著火力點,在600多米的距離,真就不用計算射擊諸元了,就直瞄,三點一線就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