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中國不參加登月競賽

詹姆斯韋伯以及nasa現在最怕的就是登月競賽被人搶先。畢竟到現在為止,第一枚人造衛星、第一個上太空的宇航員,美國全都被搶了。從美國手裡搶走這些成就的是蘇聯,但中國作為新崛起的航天國家,也是要注意一下的。看到中國發射載人飛船的火箭是在長徵2基礎上魔改的長二捆,詹姆斯韋伯這才鬆了一口氣:暫時不用擔心中國,只需要町緊蘇聯就可。蘇聯的航天計劃現在美國的情報界掌握得不太準確。1961年蘇聯爆炸了5700萬噸的大伊萬,之後美國才得知ur500彈道導彈運載火箭這個專案的存在。設計當量1億噸的大伊萬是用ur500運載的,因為大伊萬配上再入殼體得30多快40噸,所以ur5700是一個起飛推力超過1000噸的怪物,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應該在25噸左右。這個運力還不足以讓飛

船直接登月,但ur500可以用來給先期研製出來的登月艙、服務艙等等器件做飛行試驗。

ur500之後的、更大的運載火箭呢?美國情報系統沒有反饋。可能是蘇聯的保密措施太完善,也可能是蘇聯暫時真沒有後續計劃。但壓力山大的詹姆斯韋伯寧可相信前一種推論。土星5的f1發動機已經透過了地面測試;明年底土星5的第一枚原型就製造出來了,這一枚箭不是試飛的,是要進行地面結構強度測試;1967年土星5首飛;七十年代之前登月..計劃一環接一環,希望順利吧!

密西西比。“大場面,果然果然,黃紹說得一點沒錯,真的大場面!”李宗仁在密西西比的寓所裡看到曙光一號發射的新聞,知道啥叫大場面了。雖然現在發射的是不載人的試驗飛船,可試驗完成之後,中國人飛出地球不就是遲早的事麼,看來自己得趕在真載人飛船發射前回國,現在從美國返回中國沒那麼麻煩,但也還是有一點麻煩的。並不是說李宗仁屋子外面有特工圍得水洩不通,而是像他這個級別的人物,一旦啟動歸國流程,途中不能出現意外,保險系數99都不行,99.9才差不多。

而李宗仁雖然沒有國民黨特工持槍包圍,但他周圍幾公裡之內應該有特工在暗中監視,他日常活動不管,計劃內的出行不管,程思遠這種其實大家都知道是信使的人來來往往也不管,但一旦沒有計劃沒有預兆地突然動身離開,特工就會報信。

然後李宗仁返程的路上就有可能出問題。為了讓自己安全回國,李宗仁再託程思遠送了一次信,信件從密西西比送到華盛頓,交到中方聯絡組再傳遞回國內。接到李宗仁想回歸大陸的信件之後,總理親自回信並做了安排部署。

兩個月之後,英國方面發來了邀請函,是一個二戰研究機構發來的,請李宗仁去參加學術交流活動,研討二戰的東方戰場問題。研究機構級別還挺高,掛名的主席是蒙哥馬利。到時候李宗仁持邀請函,毫無毛病地離開密西西比的居所去英國。而英國是和中國建交的國家,只要從美國到英國這段大西洋的航班沒有問題,其他行程段問題就不大了。

“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這就讓人類的登月相對比較簡單。登月飛船落在月球,再起飛的時候只需要很小的推力,比如15噸重的飛船,只需要2.5噸推力的火箭發動機就可以飛起來。”“擺脫月球的引力返回地球所需的速度也不高,2.4公裡秒。”“火星就比月球難多了。”在航天技術研究院,錢學森和一幫子運載火箭、發動機和航天器設計人員討論中國航天的遠期工作。一一載人登陸火星並返回。中國不參加登月競賽,因為在1970年1月1日以前把人送上月球,這太倉促了。但中國再繼續發展,在航天領域有可能做出與美國相當甚至超過美國的事情。登陸火星這個計劃是夠遠期的,以至於中央都沒給他們規定具體的時間表,錢學森的總規劃是,載人登陸火星有幾項必要的前置技術,什麼時候這些前置技術達到了,什麼時候制定一個帶時間表的

登陸火星計劃。

在第二個公文包的描述裡,中國在八十年代進行了兩次載人登月,,這是為載人登陸火星而做的技未探索。原計劃在21世紀的頭10年完成載人登陸火星,但由於千禧戰爭讓全世界的經濟天倒退,中國這邊不是倒退但也嚴重停滯,因此直到2023年,載人登陸火星一直未能實施。

因此,錢學森手下的技術骨幹們不清楚,錢學森本人清楚得很,載人登陸火星最重要的前置條件,是大國之間不能再發生千禧戰爭那樣的事……錢學森“火星的地表重力是地球的3.72米秒平方,是地球的三分之一強,月球的兩倍多。火星的逃逸速度5.02公裡每秒,也是月球的兩倍多。如果我們把一個15噸重的東西丟在火星表面讓它著

陸,他可能再也飛不起來了,或者能飛起來返回地球,但它的載荷根本裝不下一個活人。

“按化學能火箭的比沖計算,我們從環火星軌道下降準備著陸的飛船聯合體要達到50噸,這樣才能勉強運送2名宇航員登陸火星並搭乘飛船再返回。這就意味著地月遠徵飛船的質量至少在300噸以上,再反推計算,從地球起飛的運載火箭質量要達到1萬噸左右,從工程學的角度上來說,基本不可能。”

“現在請大家發揮自己腦子的想象力,讓載人登月火星這項工程增加一些可行性。”錢學森現在要發動在場的人的腦子,讓他們來開頭腦風暴,而不是僅憑自己的腦瓜子想所有的細節。屠守號:“火星是有大氣的,雖然極其稀薄,但確實是有。那麼我們的飛船聯合體下降,進入火星大氣層的時候,可以使用減速傘進行一些減速,從而減少減速所需的燃料。”錢學森點點頭:“減速傘可以在一定成都上給登火星飛船減重,是一個有效的措施。其他的呢?各位,都想想點子。”孫敬良:“遠徵飛船可以由3至4枚火箭分段送入近地軌道,然後在近地軌道交會組裝成遠徵飛船飛向火星。航關器交會對接技術我們在五年之後就要掌握了,因此可以預設在載人登陸火星的時候有這

項技術。

著守號:“組裝式飛船面臨的技術難題是,攜帶燃料的飛船在太空中不能留置太長的時間,我是說使用液氫、液氧、甲烷等低溫燃料的飛船。在太空太陽直射的環境下,燃料箱的溫度會迅速升高,如果給他們加隔熱和降溫器材,又太重了。

孫敬良:“在遠徵飛船的組合過程中,攜帶燃料的助推段可以最後一個發射入軌,快速入軌、快速對接,對接上以後組合體馬上點火開走。然後到了火星附近,我們使用常溫燃料,比如偏二甲耕四氧化二氮。

錢學森:“組合式遠徵飛船,這一條措施可以列進入,作為一種可選方案。”王希季:“還可以提前把一部分裝置用較小的火箭直接發射到火星,控制它降落在載人任務的預定著陸場附近。我們的宇航員在火星下飛船的時候,可以使用這些提前送到火到星的物資,或用於維持

生存,或者用其上的燃料返回地球。

孫敬良:“這樣就要我們載人著陸的時候計算得特別精確。因為只有一個著陸場,不能因為情況發生了變化就隨意在火星的其他地區著陸。”錢學森:“電子技術和導航定位技術在未來會有很大的發展,這一點我們可以做樂觀的估計。”王永志:“錢總,我有一個想法。在登陸火星的飛船上攜帶小型的機器,抽取火星的大氣,藉助太陽能,把二氧化碳分解了,利用裡面的氧氣作為返程時飛船的氧化劑,我們只需要帶煤油就可以了。”錢學森:“王永志提的這個,大概是今天想象力最強的方案了。”王永志:“並不,我還有更強的方案,只是.…到現在還沒有確鑿的證據。除了利用火星的二氧化碳之外,我還想攜帶另一種小型機器,可以把水電解成氫氣和氧氣,這樣我們就只需帶電解水的機器,

連煤油也不用帶了。

屠守鍔:“小王,火星上有水嗎?王永志:“所以說我這個方案還沒有確鑿的證據可以支援,只是一個設想。”

錢學森:“現在大家是猜測火星的某些地區存在液態水,但我們對火星的觀測還太不夠詳細了,只能是猜測,要證實可能得有無人探測器在火星表面著陸,做詳細的考察才行。…….但是,我喜歡這個設想,可以作為一組方案列入其中,弱方案是利用二氧化碳,強方案是利用水。

屠守號還是念念不忘:“火星上到底有沒有水呢.咱們得趕緊發一個火星探測器去考察考察。”錢學森:“火星軟著陸的探測器我們都已經安排到1970年發射了,1971年差不多能到,還是等等吧。”屠守聘:“我現在就是想猜它有沒有水。”錢學森:“按照火星的溫度,它的兩極地區可能存在著冰,但我們登陸火星估計不能在兩級著陸。兩極之外的地區是否有液態水.…….我也猜一個吧,可能區域性地區有。”王希季:“錢總,你對火星一副如數家珍的樣子,這麼熟悉,不會.……那就是你故鄉吧?”錢學森:“..

曙光一號飛船成功回收,錢學森去趟中南海,彙報最近這段時間彈道導彈、航天工作的進展以及日後工作規劃的調整。“你來得正好,下個星期我和陳法可能就不在北京了。”總理對錢學森說,“陳法訪問蘇聯,我去美國。這是咱們建國以來的第一次啊。”錢學森:“哇,總理要訪問美國!那可不簡單。”總理:“所以,現在不僅是對外貿易部忙壞了,中央警衛團現在也忙壞了。中美雙邊貿易協定和最惠國待遇,現在美國參議院已經多數透過了,我們去和美國人談談具體的條款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