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搜尋引擎!知道嗎

中國得到“勃列日涅夫還要連莊的訊息是蘇聯之外的國家中最早的,但只早半步。

“在大約2個月後舉行的蘇共二十七大會議上,列昂尼德伊裡奇勃列日涅夫將獲得他的第五個任期。

“盡管本報線人再三向筆者確認此事為真,並強調這已是蘇聯高官及其親友圈子中公開的秘密,筆者仍感到十分震驚。

“1981年的蘇共二十六大,人們已經在私下發出疑問:勃列日涅夫已經執學蘇聯最高權力17年,但他仍然沒有退休的打算。在蘇共二十六大之前層猜測的潛在的繼任方案一被 證明是錯誤的,即便呼

聲最高的尤裡:安德羅波夫,在二十六大閉幕後也只是獲得了段“主持日常蘇聯工作”的時間,而其職位原地不動。

“現在,在安德羅波夫已經去世了,一個潛在的繼任者竟然沒能活過勃列日涅夫,這實在是莫大的諷刺。”

“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事情:蘇斯洛夫也逝世了,不知道在二十七大的大會上,會是誰為勃列日涅夫寫發言稿。

1986年1月4日的《紐約時報》。

這段時間,蘇聯國內的報紙一片安靜。

當然一片安靜。

但這並不是說國外的新聞點兒都傳不進來。而蘇聯的坊間小道訊息也並非只在高管及親友圈子內流傳,時間長了總會有一星半點的傳聞擴散開來,尤其是在莫斯科、列寧格勒這些中心城市。

中國這邊,中央打聽到這個小道訊息之後也正在進行評估:勃列日涅夫到底是不是真的要這麼幹。

有一種說法是勃列日涅夫早幾年前就想退休了,但是他的同僚拉住他不讓退,讓他做在上面那個位子作為利益集團的代言..噗。...

勃列日涅夫從未在正式會議上發言說過自己想退休,這種說法出自他的女兒加林娜,按照加琳娜的“回憶”, 勃列日涅夫是在一次家庭聚 會中這麼說的。反正可以說是查無實據。

其實,1980年以後的蘇聯高層政局也透著詭異。

勃列日涅夫在工作層面對羅曼諾夫贊賞有加,但隨即羅曼諾夫和他的列寧格勒幫隨即就被攻擊有西化傾向,黨內的反對者甚至拿”羅曼諾夫”的姓做文章,徹底杜絕了羅曼諾夫當下一代核心的可能性;

讓加盟共和國的第書記們互相牽制;在重要職位的保守派稀爛的政績總是被曝光;格裡申等保守派竟然可以影響不少黨的媒體,攻擊激進改革派,並讓改革派找不到試驗田,於是改革派一個個沒

有政績支撐都起不來;

甚至勃列日涅夫自己的基本盤第聶伯幫, 烏克蘭的第一書記謝爾比茨基, 在改革派黨內批評和嘲諷謝爾比茨基的時候,勃列日涅夫卻並沒有全力護住自己幫派裡的這個接班人,讓謝爾比茨基在官

場的聲望變得很差。

結果就是到現在,85年底到86年初,沒有一個下一代的人能夠脫穎而出,如果要說勉強有,大概戈爾巴喬夫算是一個, 但如果勃列日涅夫不想退,戈爾巴喬夫顯然奪不了權。

上面這些潛在的接班入,20後多的是,元首不背那個什麼鍋。

《利益集團的傀儡勳宗》

中央評估的結果是:不排除勃列日涅夫有再連莊屆的可能。

但從中央領導的精力分配來說,在1985年底1986年初, 勳宗連莊還是不連莊,並不是中央最關心的事。

中央關心的是”資訊高速公路”。

自十三大.上江三工提出資訊高速公路”的概念之後,國內幾乎所有産業的投資又迎來一波高峰。

對,不只是製造業,甚至連餐飲業、農業投資都熱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