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憑空出現的化肥生産天國

對軍方和阿雷西博的柯林斯展開問詢的議員決定跳出這兩人的爭少話題,只問天型射電望遠鏡這個東西,是不是必須美國參與才能造出來柯林斯非常肯定地表示,大型球面射電望遠鏡上面的所有裝置中國都造得出來,只是有一些零件,中國自己製造有點貴。主要還是産量的關系。有一些專用的零件,比如在天盤子上面的那個懸空儀器艙不含內部儀器)及縱橫運動機械,全世界到現在為止只生産1套,就是在阿雷西博關文臺的天盤子上面掛看的那套。

中國首已研製貴且麻煩,從美國買一臺回去,可能就只需幾十萬美元。

這同時也是給造阿雷西博天文臺儀器艙的那個美國工廠一條活路,總算有第二個訂單了。美國軍方那邊,自然不能反駁這種顯而易見的事實,但軍方還是一口咬定大型射電望遠鏡有轉為軍用的潛力。最終國會沒法下結論,但“出於謹慎”,還是出臺了一個臨時性法案,把巨型射電望遠鏡上面的一些零件列入了禁售名單。也就是說,美國的大學可以支援中國的那個望遠鏡計劃,但只能學術交流,不

能賣裝置。

當國會的法案公佈後,一些腦子靈光的記者突然想到了這種可能性這難道是中國的一次“碰瓷式公關”?至20世紀60年代,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與蘇聯合作的基礎科研專案有三個:北冰洋沿岸生態體系研究;西伯利亞地盾考察系統;極光及環地球高能粒子研究。與中國合作的基礎科研專案,0個。由於大型射電望遠鏡相關合作被否決,現在還是保持0個。中國的大型射電望遠鏡專案歡迎國際合作,這是中國人自己先提出來的,然後得到了西方國家不少大學和科研機構的積極響應。再然後,被美國國會以有可能造成軍事技術擴散為由,掐斷了。記者在自己的腦洞文章的最後說道,這樣下去,英美的學術界可能會成為美國對中國印象最好的群體,並且這些科學家、高階知識分子們會利用自身的聲望與影響力,不停地diss美國國會做出的任

何與中國敵對的決議。

雖然記者的文章完全是天馬行空的腦補,沒有得到中國官方的任何佐證,但在1964年1月1日肯尼迪新年演講之後美國公共知識界的反應,好像就有點符合記者的推測。肯尼迪的新年演講中強調”美國的實名是推進世界的和平、民主、人權與自由,在西太平洋,美國的軍事力量是保證區域和平的中堅力量,並且美國會一如既往地給予日本、韓國、臺灣、菲律賓、南

越支援,使自由世界免受共産主義的侵入”。

第二天哈佛商學院的漢密爾頓教授就出來接受採訪,說肯尼迪你又拿著自己智商75的秘書的發言稿胡說,南越是個什麼鳥樣我就不說了大家都知道,說臺灣是自由世界成員也是在開玩笑。臺灣現在仍在軍事獨裁者的統治之下,全臺灣實施宵禁和戒嚴,居民晚上憑路條才能出門,這叫自由世界?

漢密爾頓接著又說,如果你是一個華人商人,你拿著錢在臺灣或者在中國大陸投資做生意,就會發現在中國大陸更自由,無論是辦實業還是做貿易,大陸的商業環境都好於臺灣。這不是口胡,是我們哈佛商學院調查了很多在中國大陸從事商業活動的英美公司、南洋華人公司之後得出的結論。

漢密爾頓的這番話幾乎是直戳靈魂,因為這挑戰了以前美國主流輿論的“固有看法”。美國主流輿論對中國的固有看法是什麼呢?.…….大概就是藍帽子大皮靴的公安到處跟蹤窺探,城市裡如同鬼城,時不時會響起防空警報,一臉絡腮胡、將軍肚的解放軍長官時時刻刻都會出現,不是下

車抓人就是坐方國牌卡車上街巡邏,解放軍為了鎮壓暴亂還會出動f86f掃射地面。

這是五十年代好萊塢的一部惡臭電影裡美國人眼中的中國天陸形象,那部電影除了公安用的槍還算靠譜是tt33,其他道具就沒有對的。雖然電影電視中的中國形象如此荒誕離奇,雖然美國有不少商人在香港專門與中國做貿易,雖然從1956年起已經有3個美國參議員帶著考察團訪問過中國,但是一一連中國在世界地圖的位置都指不出

來的美國p民還就是從影視當中瞭解中國的。他們甚至連報紙上的長篇文章都沒有耐心讀完,可不就這樣麼。

美國的公共知識分子與“政府知識分子”成一團,大西洋那邊,英國悄悄地搞動作了。英國議會先是透過專門法案,允許英國與古巴進行正常貿易,並在1月份就向古巴出售了450輛卡車。這等於把美國1962年11月以後對古巴的封鎖政策給無視掉了。再然後,1月22日,英國皇家學會科學院)宣佈加入中國的fast計劃一一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英國皇家科學院,創辦於1660年,清順治17年。前身是12人組成的英國無形學會,成員有波義爾、胡克等人。皇家科學院正式成立之後還有牛頓、卡文迪許、法拉第、焦耳、麥克斯韋、開爾文、

狄拉克..

差不多就是中學物理課本中一半的單位。中國方面馬上更新了fast計劃的協作組織名單,加入了英國皇家科學院與劍橋大學

“196名美國軍人在越南死亡,其中57人死於空中事故,16人死於地面作戰或事故。”1964年1月,美國陸軍《ary》雜志發布越南戰爭的年終盤點。1963年死亡的美軍人數比1962年又有增加,但顯然還沒到爆發性增長的程度一一畢竟美國地面部隊現在還沒有大規模參戰。在地面上死的16人有6人是車禍,另外10人是在南越軍隊的軍事顧問,在

靠近戰場的地方被不長眼的子彈炮彈打死。

《ary》還統計出了南越軍隊的年度死亡人數:5660人。傷+亡的總人數估計超過2萬,這對於全員只有17萬人、外加4萬治安部隊的南越陸軍來說,是非常沉重的打擊。對於北越遊擊隊越共)和北越正規軍的傷亡,《ary》估計的數字是擊斃12000

人,同時文章裡還提到了南越陸軍上報的擊斃人數高達2~3方,但這應該是戰績注水或將殺死的平民當做越共而導致。

對于越南戰爭的前景,《ary》的作者認為關鍵還在於戰略村制度。雖然當前直接被越共端掉的戰略村只佔總數的0.3,但根據各種跡象調查,暗中支援越共的”兩面派”戰略村可能佔總數的25,而對南越的西貢政府心懷不滿的戰略村可能佔總數的40~50。

戰略村搞不好,南越政府的政治就不穩定。政治不穩定,那就可能隨時垮臺,繼而動搖整個美國在中南半島的戰略。《ary》的文章剛剛刊登出來,南越就應聲給美國人來了個驚喜:楊文明被推翻了。就是那個11月1日發動政變,殺死吳庭琰當上越南一哥軍事革命委員會主席)的楊文明中將。1964年1月30日,去年政變的7個策劃人之一、南越陸軍中將阮慶突然指揮他的嫡系部隊沖進西貢,楊文明的部隊抵抗了一天就投降了,這個時候,南越軍政府的其他幾位大員陳員文敦、黎文金、孫

室訂、枚有春都還蒙在鼓裡。

第二天,阮慶繼任了楊文明的軍事革命委員會主席之位,楊文明被扣押在牢房裡,後釋放改為軟禁。去年政變的時候槍殺吳庭琰的直接責任人阮文戎則被逮捕槍決。“後吳庭琰時代”的南越,這不是最後一次軍政府軍頭之間的互相政變。從1963年直到南越共和國火亡,軍事政變將會一直持續,如同家常便飯,“在兩會召開前一個星期,中國發布了196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國在國家層面上的總結沒有什麼戰爭需要盤點的,1964年1月底2月初,國家主要在盤點過去一年的經濟發展。和以前一樣,最先得到中國大陸報紙的香港各經濟和金融機構開始分析其中的道門。“在統計公報中,中國認為三五計劃的第二年國民經濟發展勢頭良好。1963年,中國的國民生産總值比上一年增長了11.2,其中工業産值增加了14.3,農業産值增加了6.4。”“1962年,中國的糧食産量增長率高達10,從2億噸增長至2.2億噸,1963年則增長至2.4億噸。即便考慮到中國快速增長的人口,當前中國的人均糧食佔有量也已超過340公斤,距離中共八大第一

階段目標中規定的糧食總産量2.8億噸的目標尚有一段距離,但現在大部分研究分析人員認為,在1966年達到2.8億噸的目標是有較大把握的。

“從50年代起中國普建的水利工程,至今已陸續完工投入使用。在華北平原,水澆地的面積佔比提升了一倍,並還會繼續上升。”“19610萬噸化肥,已佔世界化肥總産量的18。而在1949年,中國化肥産量僅為3.9萬噸,即便在一五計劃完成後的1956年,化肥産量也僅有16.2萬噸。”

“化肥産業悄然成為中國的第二個紡織業一一産量攀升至世界頭部的産業。但是,與紡織業不同的是,中國的化肥産業是在短短10年之內從零起步,幾乎是憑空出現、迅速增長到310萬噸的,而中國在1949年以前就是紡織業的生産大國。

“除了增長率驚人,中國化肥産業的另一個特點是,它完全沒有出現在外貿列表中。實際上,中國在1962年和1963年還分別進口了29萬噸和19萬噸化肥。這一原因也眾所周知:中國的第一階段目標政策和中國極其廣衰的耕地。

“1964年,隨著多個大型化工專案的落成,中國的化肥産能還將增加70萬噸左右,僅僅依靠化肥的增産效應,中國在1964年的糧食産量就可額外增加600~800萬噸。”“中國在政策上對化肥行業的傾斜態勢會在此後幾年一直持續,並有可能進一步增強。這對於化工機械製造和化工行業的廠商,這無疑是巨大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