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中蘇同盟有效期30年,該續費了

總之在很多年之後,中國核潛艇和潛射導彈的研製團隊才意識到,中國這個巨浪3的尺寸重量比三叉戟1還大,大概介於三叉戟1和三叉戟2之間。

蘇聯、美國、法國、中國的新彈新艇研發專案都是不公開(不完全公開)的,在這一時間截面,兩大陣營彼此不知道對面的潛射導彈具體效能,只知道”大概他們在研發下一代型號”。

英國沒有啊對,英國準備支票就可以了,“我那遠房侄子啥時候研製出導彈,研製出來了我直接買點”。

而且,中國陸基洲際導彈早就達到7枚分導式彈頭現在甚至有14枚分彈頭的導彈在設計,最新的潛射彈道導彈如果攻擊美國只能帶3枚彈頭,這的確有點“不夠量”。

但是海基核武器的生存能力的確大大優於陸基,因此戰略核武器的構成,就現在來看,還是應該陸海並重。

現在中國知道美國在建造新代核潛艇, 1973和1974國會的撥款裡就有”ne ssbn”專案,每年都是一筆鉅款。

美國現在有幾十艘華盛頓級&華盛頓升級版,新的戰略核潛艇和最後一艘華盛頓升級版開工隔了大約10年時間,所以這個新潛艇到底怎樣,大家都很感興趣。

蘇聯的新彈道導彈核潛艇中國路知道一些效能引數。

這主要還是蘇聯那邊想擴大軍備出口,因此透露了一些武器 或者核潛艇上的分系統的引數看看中國有沒有購買的興趣。

現在中國今年初蘇聯開工了種叫做941型的彈道導彈核潛艇,搭載的是r39”礁石” 潛射導彈,量很大,一艘艇能裝20枚。

這種941型潛艇個頭也十分誇張,蘇聯核潛艇專家透露它的水下排水量大概有3.4萬噸,是中國現在正建造的096型(16300噸) 的兩倍多。

它的內部結構也完全是反常規的,在鈍圓的艇體外殼內部其實包裹著兩條1萬噸的核潛艇 分成左右兩個獨立的耐壓殼體,每個殼體內有臺反應堆、 套推進系統。操縱系統、成員居住、救生等

等也都是雙份。

這還不算,在外殼內部還有第三個獨立的耐壓結構:耐壓中央艙段,裡面主要是指揮控制系統和指揮人員。所以如果看它的中部剖面,其實是3個耐壓結構呈品字形佈置。

殼子內還有四個獨立的可住人的耐壓結構,首部的魚雷艙。

除此之外,有20個導 彈發射裝置也是耐壓結構,導彈沒裝在左右獨立耐壓殼體裡頭,而是被左右兩條耐壓殼體夾在中間。

對941這種水下巨獸,中方在噴噴稱奇之餘,也只能擺手說”不買”。除非蘇聯腰斬報價,虧本賣艇,否則真不夠劃算,941型的經濟性太差了。

中國不可能砸幾十個億去買一條戰略核潛艇, 幾十個億夠建一座核電站, 供應一個中等省份50的電力需求,或者夠唐山市重建工程一年的經費。

唐山地震後到1977年1月(春節前)是唐山的“臨時重建”階段,在這幾個月,用預製件筒子樓、集裝箱屋、木屋(加拿大捐贈了5000幢預制板獨棟木屋的材料),不管什麼方式,反正要讓唐山市民

住上有取暖裝置的屋子。

從1977到1981年,則是正式重建階段,在原地矗立起 座新唐山。

唐山市重建工程五年總投資27億人民幣,恰好就是蘇聯開出的一艘941型核潛艇的報價。

1978年投資55億人民幣,這大概相當於中國首艘航母“遼沈”號的總價。不過這個價格包含了研製費用和一些長效固定投資,二號艦”淮海”號就沒那麼貴了,現在編列預算的時候發現二號艦可能只需

要28.4億人民幣就能拿下。

在七十年代,尼米茲級航母3號艦”卡爾文森”號要20多億美元(1968年建造的首艦不到10億美元,由此可見美元與黃金脫鈎以及石油危機之後美元的通脹幅度),摺合近百億人民幣。所以“大決戰級

航母”的價效比還是很高的。

總之一切都是錢。在年初,財政部給1977年加塞增加37億人民幣的唐山重建開支,1978年先佔位預留55億財政開支,都沒什麼波瀾。

“1976年,全國的gdp達到了25420億人民幣,全國的財政收入也突破了5000億,具體的數字呢,是5661億人民幣。

“在5661億的廣義財政收入裡面,公共財政收入為。 ”

“政府性基金收入為328億,佔比5.79。 ”

“社會保險基金收入為982億,佔比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