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我中國要授人以漁

紐約。

聯合國的“糧食安全及饑荒問題會議”,三天前美國代表還斬釘截鐵地表示美國給救濟署的錢已經夠多了,不會再追加了,但是今天美國代表突然改口。

美國政府將再向聯合國救濟署提供新批資金,讓聯合國能再買幾十萬噸糧食送到埃塞比亞、索馬裡。

除此之外,美國代表還在會議上宣佈:

在1985年,美國將增加100億美元的低息糧食貸款,發放給缺糧的第三世界國家,尤其是黑非洲國家。1986年這 個政策也不會取消,並且額度還有可能更大。

這將極大地緩解眾多第三世界國家的糧食缺乏問題。

在美國做出表率之後,參加糧食安全及饑荒問題會議的聯合國官員、各國代表長長鬆了口氣,接著大家又把目光看向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

中國代表首先表示,三天前英國代表說得對,埃塞畢業和索馬裡的救濟糧配送都存在著不透明的問題,只有少部分糧食能送到饑民口中。但是出於人道,中國還是決定多出點錢。

至於第三世界的糧食缺乏問題,中國將投資100億人民幣,幫助27個第三世界國家發展農業,修建水利工程、基礎設施、改良土壤、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以讓更多的國家糧食能夠自給自足。

中國代表宣佈的決定比美國代表更受歡迎,鼓學時間長了兩倍。

這就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美國是借錢給窮國買糧食,中國則幫窮國提升農業産出,肯定是中國做的事情更得人心。

當然,各個吃瓜的國家現場代表估計不太明白中國和美國各自宣佈的事情為什麼會有差別,反正中國和美國都出錢了就是好事,想那麼多幹啥,只管鼓學就得了。

.....

裡根以糧食作武器的第 招就被中國擋了..

不過很快裡根的幕僚組整理了份詳細的報告,說中國扶持第三世界國家發展農業效果未必就好,中國雖然擋下了第招,但美國的措施還是會有效果的。

那些窮國為什麼産不出足夠的糧食不是沒有原因的,這裡說的不是地理條件,而是綜合的複雜的原因:政府治國能力弱雞;內亂甚至內戰的風險高;公務員系統低效和不透明;外國商業投資不敢

去;國內資本只想著往外跑不敢投國內;有的國家說實話國民還有懶惰的傳統。

所以,中國對這些國家的農業的扶持效果會打折,就算中國能夠擺平上面說的各種負面因素,糧食的增産也會是個很長期的過程。預計這些國家的農業發展起來至少得是五年以後。

而五年以後,由於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長,中國扶持起來的這點農業産量可能都會被抵消。不說別的,就中國自己,現在每年進口三千多萬噸糧食,五年後可能會進口五六千萬噸。這個資料不但華爾

街預測如此,中國自己也預測如此。

裡根:“所以你們的意思是,如果未來糧價如願上漲,那主要是因為中國進口糧食的胃口越來越大中國自己擊中了蘇聯”

白宮辦公廳的秘書: ”從某種角度來...也算是。”

裡根:“真是個好訊息。”

對蘇聯收緊鎖鏈,這是裡根的冷戰戰略措施。

對中國怕是也得提防一下子了。

為了打贏與中國的經濟戰爭,裡根決定嘎掉日本。

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 ...

《美國對日、德聯合幹預外彙市場表示不滿》

“從1981年到1984年,美元對日元的彙率竟然提升了43,這是在美元過去四年都存在明顯通脹的情況下,美元竟然還相對升值。”

“美元的升值影響了美國出口,導致1980年 以來美國的貿易逆差嚴重,並引發了廣泛的貿易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