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你們,難道不想這樣做嗎(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六十三章,你們,難道不想這樣做嗎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一連問了三個“為什麼”。
老布現在人在上海,他是從日本出發訪問中國的,此前已經在日本呆了近一個月。
呆在日本是為了組織籌辦東京會議,“三邊委員會”的第一次全體會議。
三邊委員會(riatera ission)是由布熱津斯基、大衛洛克菲勒建立的,宗旨為促進世界各地實質性的政治和經濟對話。這三邊是指北美、西歐、東亞。
1973年7月布熱津斯基、大衛洛克菲勒發起三邊委員會倡議,之後各國響應的學術界和工商界人士不少認為三邊應當是北美、西歐、日本。但布熱津斯基堅決反對。他認為沒有中國參加的政治和經
濟對話體制是不會太有效的。
在他的堅持下,三邊委員會的概念始終包含中國,中國在其中有17個席位。
然而...
就在東京會議即將召開的時候,發生了連串不大不小的意外事件:
中國的航母工程藏不住了,照片流出;美國軍方以此為由拒絕對第七艦隊做大的裁撤;美國的裁軍也基本失敗;美軍還準備堅強盾牌大型聯合演習,亞太局勢有點緊點張;蘇聯在歐洲的武力卻在進
一步增強。
這讓布熱津斯基有些懊惱。
很不好。
作為出生在波蘭的國際關系學者、地緣政治學家、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哥倫比亞國際研究所所長、美國國務院高階顧問,布熱津斯基的戰略主張是不言而喻的,東亞溫度上升讓他覺得
因此布熱津斯基從東京飛到北京,希望從北京這兒找到一些解釋,同時也盡其所能進行遊說。
三邊委員會是一個非官方論壇 所有參會的人士都是非公職人員,包括中國的17個席位在內。布熱津斯基在北京首先面見的也是“非公職人員”:中財的教授王丙幹。
“在海洋方向上,中國並不是一個封閉的國家,並且中國的海岸線並不是難以防禦的形態。你們之前構建的防禦體系已經能很好地保衛自己,沒有必要打造一支有航空母艦的遠洋海軍,況且您也知
道,中國航母的訊息剛剛曝光就已經引起了不太好的反響。
王丙幹: “我不是軍事方面的專業人士,但從我個人所瞭解的粗淺的軍事原則來說,一個好的防禦不應該是純被動的防禦,航空母艦就是這個防禦體系中負責積極主動的那一一部分, 所以按我的理解,
是這樣的,我們建造航空母艦仍然是為了防禦。
布熱津斯基:“可你們第一艘航母就造了艘噸位很大的cva (攻擊型航母)。”
王丙幹:“我們現在的造船廠啊,造船都往大了造,我去過大連,那兒三十萬噸的巨型油輪幾個月一艘,幾個月一艘。上海的造船比大連還強,所以可能也就是造大船造順手了吧。
布熱津斯基:“根據現在中國與蘇聯的友好同盟條約,如果蘇聯與美國發生戰爭,中國有義務履行條約進場’。所以,盡管美國現在並無在西太平洋的戰事,但卻不得不因為中國海軍的擴張而做出相應
的反應。
王丙幹:“這方面的事,恐怕就得您去與外交部或直接找中央,與他們進行溝通了。
布熱津斯基:“我正有此意。現在這種情況,中美之間産生敵意是毫無理由的。
王丙幹:“是的,我知道,您向主張美國把主要的軍事和政治注意力放在歐洲,放在蘇聯的方向,不過這就是您在東京的時候建議邀請中國參加堅強盾牌聯合演習的理由”
白宮和五角大樓沒做這件事,布熱津斯基做了:他在東京放話,說美國海軍組織的堅強盾牌”不是要捍衛東亞的民主自由嗎那邀請中國參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