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打破中亞戰略包圍圈

達烏德罷黜自己的堂兄國王登上總統寶座之後不久,智利政變,阿連德被叛亂的軍隊推翻,阿連德本人死亡,是在被圍困後自殺還是被軍隊殺死,兩種說法都有。

在美國的支援下,皮諾切特上臺並組建了軍政府。

美國和蘇聯在世界地圖上的勢力範圍角逐大賽中各得一分。

“鄧主席,雖然達烏德總統。上臺得到了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的全力支援,但是蘇聯未對阿富汗進行武裝幹涉,切都是阿富汗人民自己選擇的。”

蘇聯外交部長葛羅米柯訪問中國。主要是與中國溝通,解釋最近阿富汗發生的一系列事情。

不管怎麼說,這是1968年以來,蘇聯又次在鄰國展開”戰略攻勢”,而且還攻下來了。

鄧主席:“阿富汗最近政局的動蕩,一切既然都已經發生了,我們也不指望它能退回去。只是我們有必要提醒一句:這個國家的政治生態,和它的自然生態樣,非常脆弱。一次政變傷元氣, 兩次政

變社會混亂,三次政變,那這個國家就完了。

葛羅米柯:“我們只會致力於保持阿富汗政局的穩定,不會貿然挑動外國的內部混亂,這種內部的混亂對任何國家都沒有益處。”

鄧主席看著葛羅米柯,彈了彈煙灰。

葛羅米柯說是這麼說的,至於蘇聯怎麼做那就不知道了。而且,或許現在蘇聯確實沒有一而再再而三折騰的想法, 但過幾年可就不好說了。

“我想問一句,葛羅米柯同志,蘇聯對阿富汗,對中亞地區的戰略訴求到底是什麼你們在中亞的核心戰略利益到底是什麼”

葛羅米柯:“穩定, 非美化。”

鄧主席: ”在沙阿國王時期,阿富汗國土就沒有美軍。當然,你們可能會想,現在沒有美軍,但是沙阿和西方國家關系那麼好,沙阿以後萬一把美軍請進來了怎麼辦。你們會這麼想嗎

葛羅米柯:“. (微笑)

鄧主席:“阿富汗在王國時期,雖然搞了四十年的現代化,搞了四十年的改革,但邁入現代化的仍舊只有喀布林以及其他的兩三個中心城市。這個國家的現代化遠未完成,就其人口的大多數來說,仍了

舊處在宗教和封建宗族時代,如果美軍進入到這個地區,他們首先頭疼的是如何治理阿富汗,如何平息阿富汗人對外來入侵者的熊熊怒火。以阿富汗為平臺滲透顛覆你們中亞的幾個共和國這有點想多

葛羅米柯:“但當前解密的資料以及間接證據都證明,中亞是美國戰略進攻的重點。伊朗巴列維王朝如此,沙阿王朝也如此。目前來看,巴列維王朝正在步步靠近美國,其軍隊正在獲得大量的美式

裝備。這種中亞的戰略包圍是現實存在的。

打破中亞戰略包圍圈。

這是勃列日涅夫最近在國際戰略上的幾大措施之 。

現在的蘇聯確實進攻能力比以前強多了。歐洲戰線既然穩定下來,誰也過不了線,那就在其他地方突破。中東是 個突破點,非洲是一個突破點,拉美..拉美太難了,暫時先不管。中亞也是一個突

破點。

勃列日涅夫想趁著美國因越南戰爭元e大傷的契機,在中亞把戰線向前推進。

伊朗巴列維王朝、阿富汗沙阿王朝都是攻略的目標。只是巴列維王朝現在還拿不下,阿富汗先拿下了。

這個雄心勃勃的計劃本就不是什麼“密室戰略“,外界是比較容易猜到的。中國方面確認了蘇聯真的在實施中亞破擊戰略之後,只能表示哭笑不得。

惹誰不好,惹阿富汗。

阿富汗雖然與中國陸地接壤,但實際上接壞的那條走廊是幾千米的大雪山,連恐怖分子都過不來。後世滲透入境的恐怖分子,在阿富汗訓練營練成了之後都是繞個大彎,先買張”飛機票去東南亞,

再走雲南廣西邊界摸進來的。

理論上來說,阿富汗即使內戰打上幾十年,爛成坨坨,對中國的影響都很有限,舉國難民外逃都逃不到中國來。

只是阿富汗事關蘇聯國運,這一條因素不能不考慮。

在與葛羅米柯的談話中,鄧主席明確告訴葛羅米柯,阿富汗在誰的手裡最好最好是在敵人手裡。讓自己的敵人侵入阿富汗,在阿富汗駐軍,然後就會看著事情漸漸發生奇妙的變化。

葛羅米柯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恐怕只有勃列日涅夫才能做這樣的決定。

葛羅米柯來中國溝通,是希望中國不要像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事件之後那樣,再因為此事和蘇聯鬧起來。

對此鄧主席表示不會,這事又不是蘇聯入侵自己的社會主義盟友。這件事只是關乎蘇聯的戰略利益。

葛羅米柯聽到鄧主席說“不會”就夠了,他來中國要獲得的成果就是這個,僅此而已。

.

蘇聯對毗鄰地區的“戰略敏感性”或者說“俄羅斯的疆土沒有邊界性”,現在中央的確認識到這是一個大隱患。 公文包中展示的未來,的確每一次都 是俄羅斯貿然出擊反而虧到姥姥家,引發內部的深刻危

機,而危機發生之後,蘇聯又想用一場新的對外擴張行動來渡過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