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拆機山寨(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九章,拆機山寨
“我跟你說,別看它是21世紀20年代生産的高科技産品,可它也能拆開,只要有手就行。”
“說是這麼說,可是李局長,為什麼你拆這個東西的時候專門支開了錢學森?”
“這個,我還是有點怕他揪心。”
中南海,會議室隔壁的檔案間今天臨時客串李強的小實驗室。他和戴鏡元兩人邊聊邊幹活,在工作臺上把所有可能用到的工具和檢測儀器一一鋪開,照相機和膠卷也準備妥當,接下來李強就要動手拆這臺從202”了。
在這前幾天,李強已經把這臺計算機的所有系統資訊和幫助資訊全部紙張化了:簡單的字數少的用紙筆記下來,字數多的圖文並茂的,由戴鏡元用照相機翻拍螢幕然後沖印出來。
這臺計算機的系統資訊當中,顯示這臺平板計算機的中央處理器是“nore g12移動版”,最高主頻是3.0ghz。開啟計算機的“裝置管理器”,這顆中央處理器竟然有8個核心!
不但有8個核心,裝置管理器裡顯示的這顆cpu的英文全名是nore g12 obie ith thunder graphics,意思就是“帶‘雷電’圖形”,也就是f1說明文件裡所說的內建核顯。
現在,李強迫不期待地想看到這顆産於2022年的cpu到底是什麼樣子。結合其他的文件資訊,這就是未來的5奈米工藝或者更好一點的工藝生産的cpu。
至於現在……咳,黃昆在上海鼓搗了一年多了,第一代的量産積體電路晶片鼓搗出來了,有6個型號,光刻時加工的最小線寬是50微米,也就是5萬奈米。
“這一塊平板計算機,嚴絲合縫,渾然天成,除了通風口之外根本就沒有縫隙,簡直是一件藝術品。……李局長,你真的確定拆機的第一個步驟是分離螢幕與背蓋?”
戴鏡元有些不放心地問李強。
“當然,你看,”李強用一支微型手電打光,照在平板計算機的螢幕和金屬機蓋的連線處,“這裡,是用膠把縫隙填平的,透過光能看到一點接縫,在生産線組裝起來之後的最後一個步驟,一定是用黏膠把鋁合金機蓋、玻璃螢幕給牢牢粘住,不讓它隨便就進水。”
戴鏡元:“我分析過了,螢幕還是石英玻璃呢。”
李強:“把小刀子給我。”
戴鏡元遞過一把刀刃特別薄的類似手術刀的工具,李強持刀慢慢用力,果然能插進去。手術刀在螢幕四周旋了一圈,李強再輕輕捏一下,果然,螢幕和機蓋略有松動。
李強推測螢幕和機蓋的黏膠只是密封手段,在後面肯定還有卡扣固定。當他慢慢往上撬螢幕的時候,發現自己猜的沒錯。用小起子撬動螢幕,隨著一聲咔噠聲,螢幕和螢幕後面的裝置分離了,當然,兩者之間還連著一坨線。
李強又換螺絲刀,把固定電池的四顆小螺釘擰下來,現在,輕刃13的主機板完全暴露在了李強面前。
戴鏡元:“這兩根亮閃閃的銅帶是?”
李強仔細研究了一下,得出了答案:“是散熱器件。確切地說,它不是銅條或者銅帶,是一個內含散熱液體的銅導熱管。”
李強又拿起放大鏡,終於看清了處理器。這顆在1959年堪稱黑科技的處理器就在這兩根導熱管的交彙處附近。端詳了一會兒,李強笑道:“沒錯,我猜的沒錯,黃昆走的路線也是正確的。”
現在中國量産的幾種晶片,已經大致具備了後世積體電路的基本特徵。一塊封裝好的晶片;若幹管腳。李強和黃昆試制的第一種晶片有6個管腳,左3右3一共兩列。現在第一批次産晶片的管腳數各有不同,少的8個,多的16個綽號‘蜈蚣’),但都是分兩列。
當晶片的功能越強、主頻越高,為了保持高速資料傳輸能力,晶片的管腳肯定會繼續增多,兩列應該就放不下了,得多列布置,最後增加到眼前這臺計算機的樣子。
憑借計算機內部各零件上的標識和自己的猜測,李強逐個找到了在“裝置管理器”上面標註的計算機各主要裝置:處理器、記憶體、快閃記憶體、ssd硬碟晶片、電池、主機板上的各種控制晶片、前攝像頭、後攝像頭……等等。
然後李強能做的事情就不多了,他和戴鏡元用微距照相機,湊到最近,把計算機內部的各零件全部拍攝下來。
“拆機”的作用沒有李強原想象的這麼大,現在這臺計算機最有用的技術方面的啟發,可能是來自計算機的作業系統的說明文件以及系統的裝置管理器、裝置列表。
它告訴1959年的人,21世紀的個人計算機是個什麼樣子:計算機的資料計算功能叫做處理器,它高度整合為一塊cpu;圖形顯示功能消耗的計算機計算能力看上去不比處理器的計算能力小,但在平板計算機上也與cpu整合在了一起稱為“核心顯示卡”;至於記憶體儲器外儲存器這些,倒是在1959年就有了雛形。
再結合第二個公文包傳來的其他文件的資訊推測,這臺掉回1959年的平板計算機是2023年的計算機當中比較強調輕便和便攜性的種類。比他還重一些、效能更強一些的是膝上型電腦膝上計算機);再強一些的是個人桌面計算機;再強一些大概叫做桌面伺服器。比這還輕一些、效能也更低一些的是非二合一功能的平板、手機行動通訊終端)。
手機這個李強早就知道,第一個公文包位面的2021年,中國生産了十六億臺手機,出口9億臺。
在第二個公文包位面的2022年,中國生産了18.5億臺手機,出口是11億臺。數字竟然如此相似。
現在李強也知道2022年的“手機”是個什麼樣子了,雷軍桌面的“家庭”資料夾裡面的影片,不少地方手機都露面了,或是雷軍拍攝娃和娃媽的時候出現在畫面中,或是娃媽拍攝雷軍和娃的時候出現在畫面中。
而且,李強和戴鏡元分析的結果是,這個資料夾裡的家庭影片,其實大部分都不是用這臺平板計算機的攝像頭拍攝的,而是用手機攝像頭拍攝的。
這也很正常,就影片畫面中出現的手機的個頭,能揣進外套內兜裡的薄薄的一塊板子,在板子表面輕輕一抹,螢幕就亮了,和這臺平板計算機一樣。亮了之後也如平板計算機一樣顯出一個“圖形作業系統”,這說明,很可能平板計算機的大部分功能,手機都有。
至於為什麼一年生産十幾億臺手機……在家庭影片中能看到,雷軍有兩個手機。李強猜其中一個用於工作,一個用於和私密的家人聯絡。戴鏡元同意這種猜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