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我們在討論朝鮮半島和平,朝鮮和韓國代表請離開

朝鮮鐵原郡。

志願軍24軍70師208團3連的駐地,連長羅大豐早上6點一陣嘟嘟嘟吹哨,把全連戰士集合起來拉出去跑了三公裡。六點半一百多號人頭冒熱氣跑回來,炊事班已經準備好了早餐,熱騰騰的小米粥、窩窩頭。今天是1月26日,尾數逢三六九,所以每人還有一個雞蛋。

現在志願軍的供給,可以保證部隊每隔3.3天每人吃到一個雞蛋,每5天吃一頓肉。

“現在過的真是神仙日子啊……”

羅大豐望向窗外。又是一個晴天,冬日的暖陽照著用作宿舍的十幾幢民宅以及民宅前操練的空地。一會兒全連吃飽喝足,就會在這片大操場訓練基本功,下午拉出去做班組戰術訓練,晚上回來,剛接近村口就能聞到大鍋煮飯的香味。吃完晚飯是時政學習,學習完畢洗腳睡覺。

兩個月之前,羅大豐的日子可不是這樣。在長津湖,白天是不屬於志願軍的。羅大豐那時候是一排長,白天只能躲在山上樹林,在樹下雪淺的的地方閉眼假裝睡一會兒——不許生火,沒有帳篷,白天零下十幾度,風還呼呼地刮,怎麼可能睡得好。天黑以後美軍飛機是不來了,但是氣溫變成零下二十幾度,風比白天還大,而志願軍該出發行軍或作戰了。

羅大豐還記得兩個月前,他們的連長在阻擊陣地上被美軍的飛機掃射壯烈犧牲——陸戰一師在突圍,即使是白天,即使冒著飛機轟炸,3連也得釘在陣地上。還記得二班長老方被轉運到後方醫院時,他的左腳完全成了一坨冰,用手叩擊都有金石之聲。

長津湖戰鬥結束後,24軍在興南附近休整了很久,只剩四十多人的三連一次性補充了100多名戰士,羅大豐是全連僅存的2個排長之一,於是他成了連長,另一個排長成了指導員。——指導員也犧牲了。

……

休整、補充、訓練、總結。

在我方丟擲停火條件之前,中央對朝鮮半島停火之後雙方的實力走向趨勢是估計得很全面的。

停火肯定會給聯合國軍喘息之機。被1、2、3次戰役打得心驚膽戰的美軍大概會逐漸恢複神志;丟棄的武器彈藥會重新運送過來補齊;傷亡被俘的美軍也會得到國內兵員的補充。美軍的戰術、作戰風格甚至也有可能調整,李奇微上任之後一口氣開掉了第8集團軍的3個師長第四個師長在戰俘營),在他可以掌控第10軍之後又開掉了美步7師的師長巴大維,這是李奇微要對美軍進行大整頓的明顯訊號。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停火也會讓志願軍得到休整和補充。甚至與美軍比較,志願軍利用停火這段時間做一次真正的休整,戰鬥力恢複幅度可能並不比美軍小。

主要原因就是之前志願軍太難了,後勤線太脆弱了。現在有了一個預計可以持續60天時間的、天上沒有美國飛機轟炸掃射的視窗期,那簡直太幸福了。

即使別的補充都不要,前方誌願軍只求吃好睡好,白天有熱飯可吃,晚上能睡在生了爐子或火炕的溫暖房子裡,就這樣休整兩個月,13兵團、9兵團就又都能變成生龍活虎嗷嗷叫的王牌部隊。

……

“朝鮮的同志把這片地區叫做鐵三角地帶,我們的位置在這裡。”

208團的例行戰術指導會議。團長指著牆上的地圖讓各連連長、指導員看清楚地形。

“鐵三角指的是平康郡、金化郡,還有我們所在的鐵原郡,這三個郡的地形相似,海拔較高,山陡林密,易守難攻。鐵三角地區範圍很大,現在我們已經在這裡修建了11座後勤倉庫,將來還要增設幾個。同時,鐵三角地帶位於朝鮮半島中部三八線的中間位置。也就是說,從鐵三角向西或者向東,都不用太長的行軍距離,我們就可以支援到東線或者西線的戰場。這意味著什麼?”

羅大豐:“意味著我們是整個志願軍的戰略預備隊。”

團長搖頭:“我們24軍是鐵三角的守備隊。負責在必要時向前投入戰役的是38軍和66軍。既然是守備隊,那我們接下來會有大量的不危險、但是很繁重的工作。”

各連連長指導員:“啊?”

團長:“簡單說就是,挖戰壕、打洞、紮鋼筋、拌水泥。”

本位面,志願軍最終沒能完全控制鐵三角地帶,除金化郡基本在朝鮮境內外,平康有23在韓國境內,鐵原是朝韓各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