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莫斯科的冬天冷嗎?(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四十九章,莫斯科的冬天冷嗎?
莫斯科。
總理、葉帥一行是12月底前往蘇聯進行工作訪問的,時間就在中央書記處討論決定“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與聯合國軍停戰、提前結束朝鮮戰事”之後。
這次工作訪問要談的工作很多,所以時間短不了。
蘇聯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尼古拉布林加寧在機場迎接總理。
總理:“布林加寧副主席,時隔僅僅兩個月,我們又見面了。”
總理1950年三次訪問蘇聯。第一次是1950年初,擬定《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具體條款,並就旅順口、長春鐵路、蘇聯經濟援助等問題達成初步協議。第二次是10月中旬,為期48小時的秘密訪問,商議中國派出志願軍進入朝鮮作戰及蘇聯向志願軍提供武器等事宜,也就是在這次訪問時總理磕下了蘇聯“買0個師”的武器援助。
現在,1950年只剩下最後幾天,總理又來了……
布林加寧:“兩個月前,我們面對的是充滿未知的事物,在未知面前我們都有些忐忑不安。現在答案已經揭曉了,我們也都放下心來。祝賀中國在朝鮮戰場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你們了不起。”
布林加寧這麼說是因為志願軍在清川江和長津湖給予美軍重創。透過二次戰役,志願軍已經此時已經收複平壤,戰線重新回到了三八線。
志願軍在朝鮮的勝利不僅震驚西方世界,在蘇聯和東歐國家也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陸戰一師全員投降後俘虜向後方轉運,剛過國境線就有一堆蘇聯和東歐的記者聞訊從北京趕來採訪報道,尤其是東德的記者,看著史密斯師長以及陸戰一師一萬多軍官士兵整整齊齊當了俘虜,回頭再看中國軍人的時候就跟看外星人一樣。
工作訪問的第一次會晤當然是開門見山,討論軍事問題。蘇方參加會談的除了布林加寧,還有蘇聯戰爭部國防部)部長華西列夫斯基元帥。
“我們援助你們的第一批30個師的武器裝備還沒有用上,你們就創造了這麼輝煌的戰果。據我所知你們現在在朝鮮作戰的兩個兵團使用的都是在歷次戰爭中繳獲的敵人武器,甚至有相當一部分彈藥都是過去從戰場繳獲的。這簡直是戰爭史上的奇跡。”
華西列夫斯基對第一和第二次戰役的戰果嘖嘖稱奇。
總理:“30個師的武器裝備已經配發給了我軍,主要是第3兵團和第19兵團。但還沒有完成訓練,他們入朝參戰的時間可能是明年的3到4月份,屆時目前正在朝鮮作戰的兩個兵團可能需要撤回來,他們連續作戰了很長時間,已經極為疲勞。……我軍在前一階段的作戰中取得了很大的戰果,但也暴露出了不少的問題。”
葉劍英:“我們取得這樣的戰國有很多內外原因,但不可忽視的一條重要原因,是美軍對我們的戰術打法很不適應。根據我們抓獲的俘虜中的軍官承認,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作戰風格他們此前從未遇到過,甚至與朝鮮人民軍相比,我軍的戰法也迥然不同,這就讓他們無所適從。”
華西列夫斯基:“朝鮮人民軍在建立和訓練的過程中採用了我們提供的訓練大綱和兵種操典。”
葉劍英:“但是,美軍會很快適應過來的。我們不能把敵人想得又蠢又笨,他們也在學習戰爭,適應戰爭。還應該注意到美軍的海空優勢在這兩次戰役中給我們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對美軍的這兩項優勢,我們目前還沒有很好的剋制之法。”
總理:“朝鮮這場戰爭發展到現在,透過志願軍在戰場上取得的一系列勝利,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已經全面恢複了其三八線的邊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不僅在戰場上遭到沉重的打擊,而且心理方面也遭到很沉重的打擊。接下來朝鮮半島的戰事如何發展,我們需要做一個客觀詳細合理的規劃。”
布林加寧“嗯……下一階段的戰役,你們有何規劃?準備打到哪裡?”
總理:“我們確實在規劃下一階段的戰役方案,並且,如果無意外的情況,新年前後就會發動第三次戰役。但是,第三次戰役雖然也是一次進攻性戰役,但還遠未到徹底打垮美軍和南朝鮮軍的程度。第三次戰役結束後該如何?就這個問題,金日成同志前不久來過北京,與我們做了詳細的商談。”
“我明白了,”布林加寧略加思考,“中國和朝鮮方面有意達成一份停戰協議,結束這場戰爭?”
總理和葉劍英點頭。
布林加寧:“在這個方面,實際上來說,從蘇聯的角度來說,我們考慮的是美國是否願意撤出朝鮮半島。如果美軍不願意撤軍,那麼即使簽署了停戰協議,朝鮮仍然隨時可能遭到韓國的大規模入侵。畢竟從頭到尾,我們和你們中國,都關心的是朝鮮這個國家要始終屹立在那裡,這是社會主義陣營的最東界。”
總理:“我們會在第三次戰役發動之後,視戰場的進展,提出一份停戰呼籲並開出停戰條件。會考慮到這些問題的。”
華西列夫斯基:“在中朝軍隊正在勝利進軍的時候提出停戰,這……”
葉劍英:“雖然我們正在勝利,正在進攻,但我們進攻的能力是有極限的。而美國正在進行戰爭動員。根據我們軍委和總參謀部的研究分析,即便在第三次戰役中完全達到作戰目的,距離佔領整個朝鮮半島也差得很遠。美國現在已經宣佈了擴軍和動員計劃,總人數從250萬擴充到350萬,而美軍到目前為止投入到朝鮮的部隊只有2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