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梅德韋傑夫沒有瘋!

長春的佟總工突然蹦出一句話“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在裡面裝電動機呢”,驚醒了在坐的所有人。一定要用小電動機轉動來撥動鏡片組,讓鏡片組發生位移嗎?似乎一下子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然而,當會議繼續下去,修總工就不再說話了。不用電動機用什麼?大家在會上開始熱烈討論,並且不時詢問總工有什麼高招,佟總工就“嗯“嗯“哦”“哦”,不說什麼實質性的意見。不說也就罷了,他還是一副世外高人的表情。蔣築英:“我們討論的技術發展方向,一旦有突破轉化為專利,專利再轉化為産品,就會帶來極其可觀的利潤,所以我理解同志們開始為本公司利益以及自已的績效獎金考慮的想法。這樣吧,我們先

把自動對焦系統這一段了結了,轉入下一個話題。”

陳若愚:“那好吧,其實我腦子裡剛才也想到了些什麼,就是…”將築英:“今後這樣的會議還會召開,記錄員注意了,這樣的會議,每一個想法、建議、點子,不但要準確地記下來,而且要在顯眼地方寫上提出者是誰、協助完善想法建議的是誰,一點兒都不能

錯。程式無誤、簽名齊全的會議記錄實際上在專利申請的時候是可以作為證據的。也就是說,如果佟總工提出了這個想法,稍梢加整理就是一份專利,那這個專利就是你的,誰也搶不走,誰要是搶注了,會議記錄就是反訴時可以使用的鐵證據。

總工:“啊對對對。”照相機,輕工消費品的另一個爆發式增長點。中國如此,全世界也如此。天津出的海鷗二代中的低端産品“銀鷗”已經把零售價打到了240人民幣,工薪階層幾個月錢就能入手的水準。

不過這時候日本和歐洲的廉價相機差不多也是這個價,中國相機現在只可以說能開啟西方市場,能在同等待遇的前提下展開競爭搶一塊肉,但是沒有壓倒性優勢。搶一塊肉的意思是,從1966年到1970年,中國照相機在歐洲的市場份額從近乎於0漸漸提升到了7.5。在蘇聯和東歐市場,中國的廉價自動相機則引起了蘇聯相機生産企業的動蕩。從1970年起,蘇聯自已的照相機廠,生産出來的照相機開始在倉庫裡積壓了。這是怎麼肥事?這是照相機,這是輕工業品,消費品!以前從來不會賣不掉的!可這事兒它就是發生了。蘇産相機市場售價比自動相機高,體積大重量大。當然可以說這是蘇聯相機用料紮實,但用料紮實的另一面就是物料成本高。用料紮實的相機應該是有較好的拍照質量的。可實際上.….好像也沒啥差別。這麼說吧,蘇聯相機中的中高階型號,品質確實好,但價格就更高了,可能是自動相機的好幾倍。低端型號售價仍然是自動相機的1.5~2倍,而拍照質量看不出什麼明顯的差距。更不用說低端型是號

死沉的一坨磚,出門郊遊帶它都煩死了。

當蘇聯的照相機廠開始反應過來,也要搞自己的迷你型自動相機時,遇到了和前幾年蘇聯電視機生産廠一樣的問題,這東西和蘇聯的工業品體系格格不入!照相機廠當然拿到了中國産的自動相機成品,還不止一個品牌。其實也拿到了歐洲和日本的自動相機的樣品。當然也都拆開了。拆看一看,沒戲。從照相機裡面挑出任何一個零件,再翻查蘇聯的工業品名錄,查不到。無論是五金零件分冊還是小型機電零件分冊,都沒有現成可用的産品。照相機廠要不要再開個微型機械零件廠和小型機電産品廠?“達瓦裡希,這事兒的確不好辦。我跟您說一件事吧,可能是潑涼水,但這是事實。1966年我們的電視機生産廠聯合起來,要建立自已的電視機生産體系,可四年過去了,蘇聯化的新型電視機還沒有

做成。

克拉斯諾戈爾斯克光學機械廠,澤尼特照相機分廠廠長布魯姆斯到莫斯科,找輕工業部部長奧爾格魯吉,說要輕工業部、國家計委改革光學産品體系,奧爾格魯吉不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先給他講故事。

您還記得去年的頓河電視機嗎?連續在報紙廣播電視臺報道了好幾天的。”

“那就是我們曾經的嘗試。從1966年起,我們好幾個廠協作,要製造出可媲美中國和西方同類産品的高檔映象管來。1969年工廠交出了答卷,頓河ze電視機。布魯姆斯同志,您家裡有頓河ze電視機嗎?

布魯姆斯:“沒有,我家的電視是天津産的。”“那您的同事家裡有頓河ze嗎?”“似乎也沒有。”奧爾格魯吉:“沒有就對了。實際上,頓河乙e,它...根本沒有上市銷售。量産了一批,然後波羅的海艦隊和北方艦隊接收了這一批産品,然後整個蘇聯化新型電視機的工程就結束了。”布魯姆斯:“不太對吧,我記得我在逛一個商店的時候,看到過頓河牌電視機。”奧爾格魯吉:“那是因為總裝頓河z的工廠不能閑著,他們得繼續生産。而繼續生産的電視機用的是中國産的映象管。不只映象管,裡面還有五十多個零件來自中國,你把那蘇聯産的殼子拆開,裡

面到處都是中國造。這也是為什麼官方媒體現在不再大肆吹噓頓河電視機的原因。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布魯姆斯說道,“部長同志,照相機的生産體系,能從電視機這件事上吸取什麼教訓嗎?如果電視機蘇聯化項自的失敗能為我們指出一些必定是錯誤的方向,那也算是值了。”奧爾格魯吉:“教訓就是,不要搞。不要搞全蘇聯化或者核心部件蘇聯化這種事。”布魯姆斯“.”奧爾格魯吉:“為了造出包括映象管在內的所有核心器件都由蘇聯製造的電視機,國家計委、輕工業部一共投入了1.0000臺電視機。其中的21寸映象管,我們核算它的生産成本

是2600盧布,這是不算建廠投資的物料+人工成本。為什麼不繼續生産?因為繼續生産我們鬧的笑話會越來越大。

布魯姆斯:“那麼,現在蘇聯的電視機廠是如何運轉的?”奧爾格魯吉:“現在有4家蘇聯電視機廠,都是採用從中國進口映象管和其他一些難以自制的零件來製造自己的電視機。這個模式還不錯,既能讓工廠持續開工,生産出來的産品也勉強能賣出去。”布魯姆斯:“如果這樣可以的話,恰好中國那邊也有了這樣的建議,他們建議我們澤尼特照相機分廠,納入他們的照相機生産體系。”奧爾格魯吉:“可以。”布魯姆斯:“可這樣我們以後就專做照相機上的某幾個零件了,總裝..是組裝,我們就只利用中國打包好的零件在蘇聯組裝成品相機。”奧爾格魯吉:“可以。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其實中國人也不要求他們的産品百分之百由中國生産,不是麼。”布魯姆斯:“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如果我們啟動合作,澤尼特這個註冊商標也要賣出去了,天津今後將和我們共享這個商標。”

奧爾格魯吉:“這個也可以。”

奧爾格魯吉實在是太豪爽了,可以,可以,全都可以。大概可能是前些年的電視機核心器件“國産化”蘇聯化)工程深深地傷害了他。或者說對他的任途産生了深深的負面影響。這是認真的,差點兒奧爾格魯吉就因為頓河ze的事情丟掉了正部級的烏紗帽。最後是他和他的官場老友串聯起來說情,說這個工程本意不是搞成1億盧布天坑,基至預期投資也只有3500萬盧布。前兩年的研發和建設都挺正常,都怪1968年9月,蘇聯和中國論戰開pk,蘇聯工

業部門颳起了一陣一定要把中國壓下去&039;的風,頓河ze就成了必須要盡快搞出來的政治工程,所以才出了這麼多么蛾子事。

奧爾格魯吉的部長位置才勉強保住。因此奧爾格魯吉現在一聽到此類工程就立即否決。、他現在可不管什麼政治大風向,哪怕現在中國和蘇聯在國際事務中仍然不時出現意見相左,官方媒體上也不時互相踩一腳,甚至最近剛剛爆出一

個“梅德韋傑夫案”,奧爾格魯吉也魏然不動,堅持他的主張。

“梅德韋傑夫案”的主角叫若列斯亞歷山德羅維奇梅德韋傑夫,蘇聯農學家、生物學家,莫斯科季米裡亞澤夫農學院教授。他的研究走基因遺傳學路線,因此在蘇聯長期鬱郁不得志,院士什麼的也和他沒關系。

李森科這時候還活著呢,七十多歲了,不但高壽,還精神覆...1963年,梅德韋傑夫寫了一本書:《蘇聯遺傳學史》,為了這本書能出版,梅德韋傑夫和出版社編輯商量修改了很多次,但最後還是被李森科審查然後咔嗪掉了。然後兩人的關系就徹底鬧崩了。1969年梅德韋傑夫又寫了一本書:《遺傳、發育及衰老的分子機制》,這本書和政治真的一點邊都不沾,仍然被咔嗪掉。忍無可忍的梅德韋傑夫大鬧蘇聯科學院,隨即趕來一群警察拘留了他。拘留人總得放出來吧,放出來之後怎麼辦?警察隨即做出鑒定:梅德韋傑夫瘋了。把他送到卡盧加精神病院接受長期治療。梅德韋傑夫的同事就是突然發現這人失蹤了,找了好久才知道他在卡盧加精神病院捆著呢,每天每早中晚各喂一把藥。什麼?他是精神病?同事們驚了。

與梅德韋傑夫曾有過業務合作的瑞典皇家學會驚了。中國科學院也驚了。西方媒體一陣陣的遣責、批評,要求釋放梅德韋傑夫。中國這次也一起遣責蘇聯,中國科學院正式發函給蘇聯科學院,說此人一直與中科院保持學術郵件交流,不可能是精神病。6月17日,梅德韋傑夫終於從卡盧加精神病院裡放了出來,在家休息調養了倆禮拜,這段時間他也收到了中國、瑞典、丹麥、英國、法國、美國科學研究機構的邀請函,請他到這些國家繼續他的研究

工作。

梅德韋傑去在家見到了他的攣生哥哥,歷史學家羅伊亞歷山德羅維奇梅德韋傑夫。羅伊也不是個安分的主,他1969年出版了一本書:《讓歷史擔任法官》,在蘇聯國內沒法出版,拿到國外出的,印出來之後就被開除了蘇共黨籍,說這本書是“社會改良主義分子的毒牙”。

羅伊和若列斯在家中談了很久,主要是商討之後若列斯該去哪裡和怎麼辦的問題。“羅伊,你的書是拿到美國出版的,是不是在美國過日子比較自由一點?”若列斯問。羅伊:“美國能出版我的書,是他們以為我的書可以攻擊蘇聯體制,然而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美國只是單純地認為受蘇聯反對的就是他們應該支援的。若列斯,你和我如果真的處在美國,恐怕不到三

個月就會受不了那裡的。

若列斯:“所以你的意見是….?”羅伊梅德韋傑夫:“哥哥,你應該去中國。”

看完本章,來說點什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