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鬱明臉一沉要發火!

厚厚二十多頁招聘方案,為正文第一段第一行就爭論了半個小時,這種效率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啊。

方晟腳尖在桌底下輕輕踩了他一下,揚聲道:全部還是部分面向全省招聘,可以暫且擱置爭議,先討論後面內容吧。

經方晟提醒,吳鬱明頓時醒悟過來。

竇康、慕達等人表面上圍繞面向全省寸土必爭,實質想採取近於無賴的拉鋸戰激怒自己,通常人被激動情緒左右時會說些過分的言辭,正好成為他們攻訐的話柄。

想到這裡吳鬱明不由暗自惕然:論擔任廳級幹部時間,自己比方晟多一倍有餘,怎麼養氣功夫反而略有遜色?

接下來又圍繞報名資格里的學歷、任現職時限、年齡、加分項等激烈爭論,然後研究筆試、面試出題人和主考官問題,竇康為首的常委們建議由組織部會同人事局出題並主考,吳鬱明則堅持方案所提的招商管理領導小組具體負責。

僵持了四五分鐘,一直沒開口的方晟道:

吳書記擔心組織部、人事局出題人員與地方有千絲萬縷的聯絡,容易發生洩露題目等事件;竇書記則擔心吳書記和我主持面試,潛意識裡偏向外地幹部,故意壓本地幹部分數,是不是這樣?

耿大同事不關己,輕飄飄道:人是考試是否公平公正的決定因素。

方晟道:我在紅河選聘管委會幹部時,為避免人的因素,採取外包方式——從出題到監考、面試全部外包給專業團隊,團隊所有成員來自省城各個大學或研究所,只對團隊聲譽負責,跟地方正府、公務員體系沒有任何聯絡,是靠得住的最佳選擇。

常委們聽了都有些發愣。

良久,成槿芳質疑道:招商局需要實踐經驗豐富,具備高超招商引資能力的幹部,而不是擅長應試、誇誇其談的好學生,這可是兩碼事兒。

方晟莞爾一笑:誇誇其談也是招商引資的必殺技啊,再說了,誰說擅長應試的就不擅長實踐?我們不能片面看待應試教育啊。外包的好處是,整個競聘過程不受任何人和機構操縱,最大限度確保程式公平公正。

不受操縱最對吳鬱明的胃口,當即拍板道:那就外包,招商管理領導小組和常委會都有權監督外包團隊操作,但不準干涉或暗示其暗箱操作。

馬天曉、竇康等人相顧無語。

本想據理力爭,儘可能掌控招商局競聘全過程,以便往裡面多塞幾個自家人,誰知方晟祭出競聘外包這個大殺器,眼睜睜把事態引向失控邊緣!

連掌控權都沒了,常委們對方案全無興趣,是否面向全省也毫無意義,意興闌跚結束了討論。

會後吳鬱明獨自坐在辦公室,細思極恐。

當年在梧湘,吳鬱明經常聽到關於方晟的傳聞,其中提到方晟具有在常委會妙手扭乾坤的本領,當時並不在意,暗想常委會靠的是一把手權威和多數人支援,缺乏這兩個要素妄談什麼妙手?生出第三隻手都不行!

然而今天吳鬱明真正領教了方晟的厲害!

方晟的厲害之處在於手裡永遠有一張底牌,不到關鍵時候絕不打出來。如果對方不那麼咄咄逼人,他寧可放棄底牌,也不會暴露真實實力。

作為戰友,方晟讓人安心;假使有一天成為敵人呢?

吳鬱明長考四十分鐘之久,得出的結論是:最好不要與方晟為敵!

就在完善方案之際,韓青從國外返回,很快走完市招商局升格和增加副廳名額的程式。

招商局設一正五副共六位局領導,副局長全部是正處級,空額由上次掃黃突襲行動中被處分的幹部產生。招商局下設辦公室、內資招商科、外資招商科、對外合作科和重點專案科,科室主任均為副處級,空額同樣由被處分幹部產生。

所有報名人員都必須經過筆試選拔,局領導按一比三、科室主任和辦事員按一比五進入面試。

面試同樣採用百分制,與筆試成績相加,按總分排序從高到低予以錄用。

此次只有三個加分項,最高也只能加3分,且同一項次只加1分,不準重複累計:一是省委組織部後備幹部加1分;二是近五年內被評為省市級優秀黨員加1分;三是精通英語且獲得六級以上證書加1分。

其它諸如基層工作經歷、學歷、職稱等均不加分。

筆試前一天,在原招商局全體幹部員工的強烈呼籲和多名常委建議下,吳鬱明和方晟緊急會商同意額外增加一個加分項:

原招商局幹部員工透過筆試後,總分加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