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五章.計劃的真相.(第1/2頁)
章節報錯
……
……
巴根身為蒙古聯軍的主帥,今後還有合作的可能,被俘後自然是受到了優待。
相較於其他戰俘們擁擠在環境惡劣的戰俘營裡,每日裡飽受風吹日曬、就連一頓飽飯都吃不上,巴根則是被安置於總督府角落裡的單獨房間裡,每日裡三餐不缺,更還有醫生為他治養身體。
當趙俊臣與梁輔臣來到了巴根的房間門外,就見到一位總督府的幕僚守在這裡。
這名幕僚精通蒙語,被趙俊臣安排在這裡專門負責巴根的事情。
趙俊臣走到幕僚面前,問道:“巴根甦醒之後可有任何表示?是否還在尋死?身體可是恢復了力氣?”
這名幕僚連忙答道:“巴根甦醒以來,確認了自己戰敗被俘的事情之後,就一直是不言不語、不吃不喝,神情之間也是充滿了灰敗絕望之意,身體尚未恢復氣力,但也沒有再次尋死的意思。”
趙俊臣轉頭向梁輔臣笑道:“這樣看來,巴根已經喪失死志了,這是一件好事情,只要巴根不是一味的尋死覓活,咱們成功說服他的把握也會增強幾分。”
梁輔臣面現沉吟道:“第一次尋死大都是出於衝動,許多人事到臨頭就已經後悔了,尋死未成在鬼門關走了一圈之後,還有勇氣第二次尋死的人更是萬中無一……這樣看來,巴根只是血勇、脈勇,而非是骨勇或者神勇,應該並不是特別難以對付。”
(注:古人觀念裡的四種勇氣等級——血勇之人,怒而面赤;脈勇之人,怒而面青;骨勇之人,怒而面白;神勇之人,怒而色不變。)
梁輔臣並不擅長陰謀詭計,對身邊人也總是缺少防範,這是他身上最顯著的缺陷,所以他並沒有及時察覺到李賀的真實面目,但他身為廟堂裡舉足輕重的重臣之一,對於人性與人心的洞察卻也是絲毫不差。
聽到梁輔臣的說法之後,趙俊臣笑著點頭認同,又向這位幕僚吩咐道:“你隨同梁閣老與我進入房間一趟,我們要與巴根談一談,你來為我們翻譯。”
梁輔臣則是揮手道:“不必了,老夫此前留在陝甘三邊多年,為了應付蒙古人也同樣學了蒙語,日常交流並不成問題,翻譯的事情就由我親自來辦吧……想要說服巴根放下仇恨與我們合作,他必然是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這時候在場之人越少越好,人越少巴根答應的機會也就越大!”
這種小事情,趙俊臣自然不會違背梁輔臣,點頭之後就率先推開了巴根的房門。
兩人進入房間之後,一眼就見到了巴根。
在渭水決戰期間,趙俊臣也先後見過巴根兩次,第一次是雙方開戰前巴根向蒙古騎兵們喊話振奮士氣之際,那時候巴根的表現可謂是慷慨激昂、粗豪大氣,只是短短几句話就重振了蒙古聯軍已經逐漸低迷計程車氣,倒也不失準噶爾大將之風采;第二次見面是戰後巴根自殺未遂陷入昏迷之際,那時候巴根的形象卻是悽慘了許多,脖子上纏著厚厚的繃帶,渾身都是塵土與血跡,但昏迷時的表情也依然算得上是堅定與決然。
但這個時候,巴根的形象又與前兩次截然不同,只見他的面容與身型皆是消瘦了許多,面色灰敗、雙眼無神,表情間也沒有任何變化,即使是見到梁輔臣與趙俊臣進入房間之後也只是眼珠子微微轉動了一下,然後就再一次的愣愣不語。
簡而言之,此時的巴根就好似是一具行屍走肉,已經失去了所有的風采與光芒。
顯然,蒙古聯軍的覆滅對於巴根而言可謂是打擊極大。
見到巴根這般模樣,梁輔臣與趙俊臣相互對視一眼之後,卻是由梁輔臣率先走到巴根面前,開口道:“巴根,我乃是大明朝的欽差大臣、內閣閣老梁輔臣,如今與你見面,是有一件事情想要與你合作!”
聽到梁輔臣的自我介紹之後,一直是毫無動靜的巴根突然間身體一顫,猛然間抬頭向著梁輔臣看去,問道:“你就是漢人欽差?就是你勾結蒙古右翼的叛徒擊敗了準噶爾的勇士?”
梁輔臣的表情略有些尷尬,但也沒有冒功,伸手一指身邊的趙俊臣,說道:“我最近才來到這裡,當初擊敗你的漢人欽差是這一位,他叫趙俊臣,也是我大明朝的重臣。”
巴根連忙是轉頭向著趙俊臣看去——對於戰勝了自己的漢人欽差,巴根的心中有些執念,也是如今唯一能引起巴根注意的事情。
但巴根見到趙俊臣的形象之後,巴根卻是滿臉的不可置信,喃喃自語道:“絕無可能……我竟然是敗給了這樣一個人?”
若是敗於梁輔臣之手,巴根還稍微容易接受一些,畢竟梁輔臣的形象氣質之間滿是威嚴與睿智,這般年紀也必定是經驗豐富、老謀深算,一看就不好對付;但趙俊臣卻是一副年輕文弱的模樣,即使是在漢人之中也屬於“小白臉”之流,也正是巴根最看不上眼的怯弱漢人形象,所以巴根無論如何也沒想到自己會是敗在趙俊臣的手上。
見到巴根只是愣愣的看著趙俊臣,原本好似死人一般的神情也漸漸豐富了起來,顯然是非常在意自己敗於趙俊臣的事情。
於是,梁輔臣向趙俊臣翻譯了一遍雙方的談話內容之後,就示意這場談話接下來是以趙俊臣為主,而梁輔臣則是主要負責翻譯事宜,不再主動插話。
此前,梁輔臣不讓精通蒙語的幕僚進入房間,很大程度上也是想要藉助自己精通蒙語的優勢主導這場談判,想要趁機把趙俊臣拋開到一邊,但發現了巴根更加在意趙俊臣之後,梁輔臣認為趙俊臣比自己更容易說服巴根接受合作之事,出於大局考量也就主動讓出了主導權。
覺悟太高、太過於顧及大局,為了所謂大局甚至是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這般品質自然是令人欽佩,但也是梁輔臣身上另一項明顯弱點之一。
另一邊,得到了梁輔臣的示意之後,趙俊臣邁步走到巴根身前,笑道:“巴根將軍,你我也算是神交已久了,如今終於是有機會見面了!我這次與你見面,卻是抱著誠心與善意,想要讓你我雙方達成合作、化敵為友!”
巴根認為趙俊臣用陰謀詭計擊敗了自己,自然是恨極了趙俊臣,若不是他現在剛剛從長期昏迷中清醒過來,正值身體虛弱乏力之際,說不定已是暴起攻擊趙俊臣了。
所以,對於趙俊臣的合作提議,巴根自然是不屑一顧,怒哼一聲後,說道:“我如今已是階下囚,要殺要刮隨便你們,但若是想要讓我背叛葛爾丹大汗,卻是絕無可能!”
趙俊臣依然保持著微笑,說道:“巴根將軍誤會了,我們想要與你合作,並非是想要讓你背叛葛爾丹大汗!實際上,我們的合作內容,對於葛爾丹大汗絕對是大有益處!”
頓了頓後,趙俊臣又說道:“巴根將軍,準噶爾汗國的情況我也有些瞭解,你們連續征服了西域、漠北、以及青海等地,倒也稱得上是風光無二,但內部隱患也不少,不提這些年的天災連連,也不提那些被你們征服的各族依然是隨時準備著反叛,就說你的主子葛爾丹還有一個名叫策妄的兄長,一直都在覬覦著葛爾丹的汗位,這些年也一直都在天山腳下招兵買馬……內憂外患、危機重重啊!”
見到巴根的表情陰晴不定之後,趙俊臣又說道:“這個時候,葛爾丹也只能用發動戰爭的手段來緩解內部危機,所以就派你率領五萬鐵騎攻入草原……西域、青海、漠北等地的人口不多,若是我所料不差的話,這五萬鐵騎應該是葛爾丹手裡面僅有的可動兵力了,對吧?但如今被你盡數葬送於這裡,一旦是準噶爾汗國的內憂外患逐個爆發,葛爾丹可還有應付之力?只怕是整個準噶爾汗國都會有覆滅之威!當初你們征服各族的時候,手段頗是殘忍,屠城之舉並不少見,你認為準噶爾汗國一旦是步入衰落之後,各族又會如何報復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