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人名叫馬敏,也是今科會試的應試舉子,最善鑽營取巧,然而才學卻是一般,為人也屬於牆頭草性格,欺軟怕硬,一向最是被其他舉子所不齒。

值得一提的是,當初柳子岷按照趙俊臣的吩咐,在應試舉子當中四處活動,招納願意投靠趙俊臣的考生,這個馬敏可謂是積極響應,不僅恬不知恥的大拍柳子岷的馬屁,更是到處宣揚他對趙俊臣的憧憬嚮往,一心想要透過柳子岷搭上趙俊臣的關係。

然而,當時的柳子岷雖然一心在應試舉子中為趙俊臣招募人才,但並非是無視良莠、魚龍皆收,畢竟趙俊臣需要的是“有用之才”,而馬敏本身無論才學、人品、家世皆是下乘,雖然拍馬屁的功夫不錯,但柳子岷卻也不敢真的把他當做“有用之才”招到趙俊臣門下,否則只會招來趙俊臣的不快與不滿,最終影響柳子岷自身的前途。

於是,在今科會試的應試考生之中,馬敏成為了少有的幾個想要投靠趙俊臣卻被拒之門外的舉子。

如此一來,馬敏不僅沒撈到好處,反而被舉子們視為是“連大貪官趙俊臣都看不上的小人”,聲名愈加狼藉,最終淪為笑柄。

當然,這個馬敏是欺軟怕硬的性格,對於自己的不堪處境,他並沒有反省自身,也不敢怨恨權柄日盛的朝中權臣趙俊臣,甚至不敢怨恨因為搭上趙俊臣的關係、日後會大有前途的柳子岷、曾煒等考生。

但馬敏總歸要發洩一下心中的怨恨與不甘情緒。

幸好,欺軟怕硬的馬敏,竟是發現了一個處境比他還要不堪的肖文軒!

對於馬敏而言,肖文軒的出現,就是用來被他嘲笑與發洩的!

所以,這些日子以來,馬敏經常會尋到肖文軒處,並刻意的挖苦嘲笑一番,藉此來滿足他那不足為人道的齷齪心理。

今天是公佈杏榜的日子,馬敏知道自己必然是榜上無名,心中不甘之下,情緒無法發洩,卻是再次跑來找肖文軒的麻煩了。

~~~~~~~~~~~~~~~~~~~~~~~~~~~~~~~~~~~~~~

看到馬敏的笑容之中所蘊含的濃濃惡意、以及眼神中毫不掩飾的嫉妒與譏諷,肖文軒厭惡的眉頭一皺。

只不過,經歷了這次的挫折之後,肖文軒不僅心性發生了根本性轉變,連城府也深沉了許多,雖然明知道馬敏是來找麻煩的,卻也並不打算理會,只是好像壓根沒看到馬敏一般,神色自若的向著自己房間走去。

如今的肖文軒,終於明白了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亦明白了相處之間的叵測人心,但肖文軒並不認為自己需要與馬敏這種小人搞好關係。

另一邊,看到肖文軒竟是這般的無視自己,馬敏不由大怒,言語也是愈加的陰損。

“其實肖公子不用明說,小弟我也知道肖公子你怕是又名落孫山了!說起來,這已經是肖公子第四次會試落榜了吧?哎!真不知道肖公子你回鄉之後究竟該如何面對父老鄉親啊!尤其是肖公子你原本聲名還算不錯,但經過這次會試,不僅沒能考取進士功名,反而狼藉了聲名,恐怕即使離開了京城,日後的生活也不好過吧?”

譏諷之間,馬敏眼神中的惡意愈加的不加掩飾,並且雙眼緊緊盯著肖文軒的面龐,期望能夠在肖文軒的表情中看到羞怒與不甘——如此他才能平息自己心中的羞怒與不甘!

然而,讓馬敏失望的是,肖文軒不僅依然神色平靜,而且依舊無視著他,只是繼續向自己的房間走去。

眼看著肖文軒就要從馬敏身旁走過,至始至終都好似馬敏不存在一般,馬敏心中的不甘與羞憤愈加的不可控制,竟是一把拉住了肖文軒的衣袖。

“肖公子,何必著急離開?同時落榜之人,大家好好談心嘛。”馬敏勉強維持著虛偽笑臉,但抓著肖文軒衣袖的手指卻因為太用力而隱隱發白:“小弟來的路上,還看到了柳子岷柳公子、曾煒曾公子他們正在聚會慶祝,小弟聽聞肖公子你曾與他們交好,如今他們皆是杏榜有名,怎麼柳公子沒有去恭賀一番?”

被抓住衣袖後,肖文軒緩緩嘆息一聲,然後轉身,直視著眼前的馬敏,眼神之中,竟是多了一種洞察人心的壓迫感。

而馬敏在肖文軒的直視下,亦是下意識的身體微微一縮,眼神更是迴避。

接著,肖文軒終於開口了。

“你就這麼無法面對自己的失敗嗎?”肖文軒的聲音淡然且冰冷,卻直接擊中了馬敏的心底最敏感處,讓馬敏身體一顫:“或者說,你是真的認為,透過對我的羞辱,會讓你忘掉自己的失敗、甚至是改變你自己的失敗?”

馬敏被說中心思,終於無法維持虛偽笑容,而肖文軒聲音也愈加的冷淡:“失敗就是失敗,落榜就是落榜,這是事實,無可辯駁,但如果不敢面對自己的失敗,不知道從失敗中尋找原因,只知道透過羞辱他人來掩飾失敗,只知道尋找原因來麻痺自己,那隻會讓你繼續失敗下去,最終成為最失敗的那一個……關於這些,你思考過嗎?或者說,你有思考這些的勇氣嗎?”

接著,肖文軒撥開了馬敏抓在他衣袖上的手,好似撥開了一片垃圾,又說道:“如果你想要繼續失敗下去,大可以繼續糾纏我,我並不會在意,因為我找到了自己失敗的原因,我要改變它,所以我不會在意你的糾纏……但如果你不甘心繼續失敗下去,還是把糾纏我的時間用來做點實事吧。”

然後,肖文軒轉身,繼續向著自己房間的方向走去,卻再也不看馬敏一眼。

而馬敏神色變化不定之間,眼神中的羞憤卻愈來愈多,終於到了臨界點後,轉身就要衝著肖文軒喊罵些什麼。

然而,在馬敏開口之前,突然又有一道溫文儒雅的聲音傳來。

“好!就憑這一番話,與這一番覺悟,肖兄你就可以當我的朋友。”

原來,肖文軒與馬敏之間的談話,並沒有絲毫掩飾,卻是讓旁座的一位書生聽到了。

而這聲讚歎,也正是由這名書生所發。

肖文軒聽到之後,不由一愣,轉過身仔細打量這名書生,卻見此人年紀不過二十出頭,身材修長,一身月白儒衫,面容白淨俊秀,雙眼明亮且不失深邃,總能給人一種“聰慧才子”的直觀印象,讓人不由產生好感。

只見這名書生站起身來,向著肖文軒點頭示意後,卻是走到了馬敏身前,然後溫聲說道:“這位兄臺,給我一個面子,不要再糾纏肖兄,馬上離開這裡,如何?”

看著眼前的這名書生,馬敏突然面色一變,卻再也不敢放肆,訥訥道:“原、原來是李兄……既然李兄發話了,小弟不敢不從,這就離開、這就離開。”

說完之後,馬敏竟是立馬離開了,卻不敢再向這名書生與肖文軒看上一眼。

看到這一幕,肖文軒又是一愣,以馬敏那欺軟怕硬的性格,眼前這名書生顯然有些能耐。

想到這裡,肖文軒看著這名書生的眼神,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