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難民營(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話說信陵君公子無忌,生得英俊非凡,聰明伶俐,博覽群書,深通兵法,魏襄王有意傳位於無忌······”
小說家謀創作的信陵君傳奇,甫一出現,便深深的吸引了營內眾人的注意力。
三家分晉的歷史,魏氏在其中起過作用,稍有生活經驗的人,都不會相信一切進行得風平浪靜。
只是人往往不願意直面黑暗的過去,畢竟,那涉及到英明的開國君主。
信陵君的故事,就不一樣了。
戰國四君子,唯信陵君得士最賢,才華最高。門客三千,眾人拾柴火焰高,信陵君的名聲,隨著門客奔走於諸侯國,傳遍天下。
營內的魏人,不少人曾經遠遠的望見過信陵君。鮮活的形象,相去未遠,壯志未酬的信陵君,魏人憐之。
正因為如此,謀創作的劇目裡,魏襄王有意培養信陵君成為國君,才更容易讓魏人接受。
不少人魏國人的心裡面,曾經這樣想過,要是信陵君成為魏王,那該多好。
“哼,本公子才是嫡妻所生,那無忌的母親,只不過是出生市井的卑賤女子。”
信陵君傳奇的故事裡,魏安厘王作為反派出場了:“不行,我得先下手為強,晚了,無忌那小子就要騎到本公子的頭上拉屎了······”
以蒙恬的眼光來看,魏安厘王悄悄奪位的密謀,跟後世宮廷劇的狗血比起來,根本不值一提。
只不過就是買通魏襄王身邊的宦官,在國君病重的時候,向藥罐里加了一味藥。
至於信陵君,則巧之又巧,正護送姐姐前往趙國,與平原君成婚。
等信陵君趕回魏國,魏安厘王得意的坐在王座上,哈哈大笑:“我的有才華的弟弟啊,寡人現在身為國君,就恩賜你一塊小小的封地吧!”
······
“將軍,魏人身在營中,情緒穩定,每日觀看戲劇,樂在其中。”
幾日過後,負責暗中觀察難民營的荊蘇,前來向蒙恬彙報。
安頓好這四萬魏國黔首後,蒙恬已經下令,著李必、駱甲在大梁郊外五十里的高地,多修建幾處大營。
水攻大梁結束後,城內的難民,需要妥善安置。像這樣的營地,秦軍私下裡成為難民營。
“僅僅樂在其中還不夠,你派去的人,有沒有發展願意與我軍合作的人?”
蒙恬放下手中的竹簡,上面統計著近幾日消耗的糧食。四萬張嘴,每日消耗可不少。
“有十來個魏國老漢,深為感激秦人的照顧,言談之間,對魏王搶奪王位多有憤慨。”
荊蘇呈上手下人送回的報告,撿緊要的說:“這些老漢,尚有子女留在城內,骨肉分離,內心耿耿於懷。”
“敵人並不是鐵板一塊,這些魏國老漢,多找人關心他們的生活,陪他們談談心,說說話。秦人說的話,魏人不一定會聽,但自己人說的話,魏人就不會那麼抗拒。”
“營中尚有堅定支援魏國的魏人,多次指責信陵君的故事不真實,喜好辯說,這些人,該怎麼處置?”
說到這裡,荊蘇的眼裡,閃過一道精光:“白養著他們,與其浪費糧食,還得不到好報,不如······”
“一群頑固的老人而已,這麼做了,傳出去,一個殘忍不尊老的名聲,可就死死的扣在你我頭上了。”
蒙恬搖了搖頭,沒有同意荊蘇的提議。老人越老越脾氣大,這些不合作的魏國老人,看來是惹惱荊蘇了。
“既然他們硬著頸項,就不用去爭取他們了。著一處別營,單獨安置,就養著他們這幾個月,我軍還不差這點糧食。”
人不可能討得每個人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