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苟且偷生(第1/2頁)
章節報錯
其實我覺得寫書的過程之中,也是我學習的過程,寫跟看是不一樣的,要合情合理,更要原文相配,所以有的時候在不停的查詢資料,包括很多的字雖然知道什麼意思,但是就是叫不出來這個字叫什麼名字,所以有的時候很慢,但是既然是學習,那麼咱們就好好加油就好了,希望大家能夠給予鼓勵謝謝。
書接上文,姜子牙提劍就要殺了龍鬚虎。
龍鬚虎自知上了圈套,在看子牙左手提劍,右手掐訣,電閃雷鳴,自己手中騰挪不開,大叫道:“大仙饒命,乃是申公豹告訴我的,請大仙饒我殘軀,念我修行不易。”
姜子牙一聽,申公豹大名,慢動手來,細細的查問,得知原委。心中暗想,我一上崑崙之時,求的老師方便,老師直接輦我出宮,今日又來,不僅賜坐騎四不相,打神鞭一根,杏黃旗一展,應是念我放申公豹之事,如今龍鬚虎既然求饒,我不可害他性命,罷了帶回西岐吧。就這樣,姜子牙收了龍鬚虎為徒,同往西岐伐紂。
前書不表,單說玉虛宮元始駕下,自姜尚走後,元始天尊起身而行,命南極仙翁,擊聚仙鍾,此鍾乃是元始天尊親練,為的就是呼喚門徒。
元始門徒,有坐、有臥,有遊歷山川,有拜親故友,忽這心中一鳴,耳邊鐘響,便知老師元始天尊呼喚,急忙散去俗事,趕奔玉虛宮。
此時玉虛宮門外熱鬧非凡,眾仙先後齊至,稽首問安,眾仙家歡笑,不一會兒,玉虛宮門開,白鶴童子高聲喊叫:“眾弟子老爺有命,眾弟子進宮靜室等候。”
眾人見老師遲遲未來,等候多時,不知深意,有好事者便問白鶴童子,:“老師為何事召集我等?”
白鶴童子行禮言說:“不知老爺何事,但今日擊完聚仙鍾,老師便和燃燈老師,南極師兄出離仙宮,去往紫霄宮方向,命我宮中等候,傳玉虛法旨,命你們靜室等候。“眾人那敢在多說一句。
說道:“這原是神仙境地,何人能想到,此處雖為岐山,但此臺能大能小,能飛能跑,真乃奇異,也多虧了這幾人的造化了。”
六鬼皆說不敢,元始天尊說道,“從今日起,只要是過往怨靈,皆由你等接入此臺,我會讓姜尚夢中,相幫甄選有德有道之士,你們可明白?”
老子在一旁說道:“哎,師弟,如此大費周章不說,也怕有人徇私枉法,”
元始天尊回答道,:“師兄說的確實如此,但不知師兄有何秘方?”
老子說道:“在那日碧遊宮僉押封神榜之時,我便早做打算,雖說老三徒孫,獸類居多,但也是有道行之士,我也思索再三,煉的一幡,名曰招魂幡,徒兒將此幡賜予柏鑑。”玄都大法師接令,由百寶囊中拿出一旗,此旗迎風便長,直長到三丈六尺五寸長,上畫符令萬千,左右一晃,金光燦爛好不威風。
老子對柏鑑說道:“今日後,你拿此幡早晚晃動,自有一靈不滅、道行超然之魂入其幡內,只要是此幡憾動魂,皆可打入封神臺中,也是他等機緣。”老子又問元始:“我瞧你心中篤定,怕是早知我有這寶貝吧?“
元始天尊哈哈大笑:“多謝師兄疼愛,也免卻了這一番辛苦,你等眾人還不謝恩。“
眾鬼行禮謝恩,元始天尊又說:“柏鑑,你可現在就幌動這招魂幡來,也彰顯大老爺神威。”
柏鑑領命而行,拿招魂幡走出臺前,左右相握,兩膀用力揮舞起來。就覺得這幡上符令,經文閃耀,天地震動,陰風慘慘,落葉知秋。幡上經文隨風擺動,照耀九州。
只見天地靈光乍洩,忽西岐山附近飛來三物,通體白毛。落在封神臺前,紫光一現,顯出伯邑考身形樣貌,身上紫氣不絕。
伯邑考來至臺前,飄身下拜,無話無言,不住磕頭。柏鑑持幡不敢擅動。
元始天尊看著來人,說道:“紫氣東來,好一副帝王氣息。“
老子同樣看了一看,說道:“這人是文王姬昌之子,伯邑考,因往朝歌救父,惹下麻煩,被女媧細作,活刮不說,還做成肉餅,於姬昌食之,後隨老子欣然,二人同乘元始九龍沉香輦,元始天尊對老子說道:“師兄,如今封神之戰在即,老師有所偏私,怕這三弟心中不悅,鬧僵起來,怎可是好啊。”
老子點頭,:“老師偏私,原將那四口寶劍都傳於他了,那四口寶劍鋒利無比,況若老師發話將四劍陣傳授於他,也真真棘手。”
元始天尊問道:“不知師兄有何道法能降這四口仙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