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對答道:“老師,昊天陛下,既然借我三教之手,重掌其天地之序,不若就從我三教之中選拔其能者,掌其秩序,一來能者居之,二來不偏袒一方,凡俗之幸,我等仙神之幸也。“

鴻鈞嘆了口氣,說道:“我三教之人,雖都以超凡入聖,但終歸三尸未斬,難赴蟠桃,罷了!雖湯數將盡,周氏當興,不若十二代弟子助其天道難成其事,正因此才犯殺劫,此後修其身命,方為真仙。“

三人共答道:“尊其師命。“

鴻鈞又說道:“成其神、仙、人、鬼,怎能是十二仙者?天職煩多,不若就賜其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之位,各守其職也。然其神位需當面彌封,立有三等,根其深者,成其仙道,根行稍次,成其神道,根行淺薄,成其人道,仍隨輪迴之劫,此乃天地之生化也。成湯無道,氣數當終,周室仁明,應運當興,此乃上天垂象。“鴻鈞心中想到:此事若交於大徒弟,老子清心而治,怕是難在分其神職,若亂神職反而不美,若給通天,其心太善,必然徇私,想到此處,開口叫道:”元始。“

元始回答道:“弟子在,“

鴻鈞吩咐道:“此事算因你而起,便應因你而終,你可尋一弟子,參商而行,在其凡俗之地,封列眾神,有能者佔其高位,無用之徒,仍墮輪迴,封神之人,不應帶其原本體魄、各教之仙法。你可懂否?”

元始拜道:“老師天恩,其苦心,徒兒知曉。”

鴻鈞又說道:“你三人公立其榜,不可枉私,通天留下,你二人去吧。”

老子、元始拜別而出,兩人走出宮門,元始天尊對其老子說道,:“師兄,師父讓我等,公立其榜,依你而看?何時?”

老子連連點頭:“不若今日如何?”

元始回答道:“正和弟意,太乙、燃燈?準備香輦,隨我同去碧遊宮。”

旁邊閃過太乙、燃燈。口中稱是。燃燈、太乙驅輦而行,玄都大法師牽牛而後行,元始,老子同坐香輦。

元始對老子說道:“師兄以為如何?”

我的家人跟我說,建議我不要寫封神,因為這個ip實在是太多了,各種改編的版本實在是太多,但是我還是選擇繼續寫下去,因為我覺得,這是我的世界,既然我想到了,那就要把它寫出來,我不想讓它變成一根刺,刺的我渾身難受。

書接上文,講的是通天已經知曉,老子、元始已到自己的碧遊宮等候自己共議封神榜。

通天騎奎牛而回,落在了碧遊宮,直至靜室之中。

元始天尊說道:“賢弟,剛和大師兄研討封神榜事宜,我二人覺得,封神之上,應神、仙、人共有,賢弟意下如何?”

通天教主回答道:“尚可。”

老子實在是因為剛剛入宮之時,碧遊宮中人怠慢自己,而微微有怒,臉上沒有一絲笑容,但是自己的輩分也實在是太高,也不能明著對通天說明,好在的是通天教主對於兩位師兄還是尊敬,老子這才一直隱忍。

元始又接著說道:“今日,我三教共議封神榜,可把入榜名諱,寫下來,在做安排。”

通天教主看著老子,面沉似水,打一進靜室之中,老子就不發一言,不由得打斷了元始天尊的話,問道”師兄?你我三人共議封神榜,實乃天地之幸事,不知師兄擔憂為何?”

老子冷冷的看了一眼通天教主,:“師父命你我三人共議,又是為天地掌序,由我等三教僉押,我有何擔憂?”

通天教主一聽,很明顯的是老子話中有話,轉頭問過元始天尊,:“這,師兄?”

元始天尊哈哈大笑:“賢弟,需要約管部下了……哈哈,我們再議”。

通天教主一聽,就明白了八九不離十,原來是自己門下!朗聲道:“兩位師兄,等等再議。”通天教主面沉似水,口中喝道:“雲霄!滾進來!”

本人非常的喜歡《封神》這部書,每一個文字,安排的順序,很難想象,在古時候,沒有電腦,光是靠手寫,而直至今日這樣的書,被翻寫,改編多少版本?其實要我來說,每一個人愛這部書的人,心中都會有一個不一樣的封神,在寫之前我也看了很多的版本,有說書的,有文字的,有唱段的等等,但是我覺得這部書最好的部分,就是這部書並不嚴謹,而且可創作的地方太多,留下耐人尋味的東西也是太多,我想這就是這部書的魅力之所在。在寫這部續章之前,本人要鄭重的宣告,這部書僅僅代表個人的想法而創作之成,與各位神靈無關,若有冒犯之處,還望如孩童之言,勿掛心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