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4章 捕魚籠(第1/3頁)
章節報錯
林碩將柳樹枝彎曲成圓,收尾相連,用麻繩捆綁結實,製作三個木環。
然後拿起挑選出來的木棍,將兩個木環連線在一起,依次排列好,用麻繩捆綁在上面。
一個沒有頂和底的圓柱形籠子就成型了。
林碩用斧頭將籠子兩端長短不一的木棍修整齊,然後拿出第三個木環平放在地上,給籠子做了一個底。
將底和籠子合併在一起,用繩子捆好,只留一面出口。
另一面,林碩用柳木做了個更小的圈。
捕魚籠需要進口大,出口小,類似於飲料瓶的瓶口反放的形狀。
結果一用力,柳木斷了。
又嘗試一根,還是斷了。
柳木的柔韌度不夠。
葉梅提議,“可不可以用竹子呢,我看風箏都是用竹子製作的,火烤後很容易塑形。”
附近沒有竹林。
不過葉梅的提議倒是給林碩提了個醒,開發出一個新的思路。
他又到外面去砍了兩根柳條回來,丟到湖裡面,壓上石頭泡著。
這個期間林碩也沒閒著,又做了一個沒封頂的籠子。
約莫過了兩個小時,林碩下水把柳條撈出來。
柳條吸了水,沉甸甸的。
他把柳條拿到火堆旁,往火堆裡面添柴。
等火燒起來,把柳條拿到火上面烤。
吸了水的柳條經過高溫烘烤,很快就彎曲變形。
又因為柳條內有水分,不至於直接斷裂。
林碩見方法可行,在烘烤過程中,不斷給柳條施加壓力,最終還真成功了,圍成了脖子大小的一個圈。
而且這樣製作的木環是直接定型的,比強行壓彎的木環更加堅硬。
木環放在籠中,用木棍和籠口相接,用麻繩捆好,一個外大內小的漏斗形狀的籠口就製作完成了。
林碩迫不及待地試驗捕魚籠的成效。
但籠子有些過於笨重了,只是這樣拎著,就有十多斤重。
吸水後,裡面又有魚,可能要三十多斤。
林碩沒有足夠結實的繩子,不敢將捕魚籠下降到湖中,暫時只能放在淺水的區域。
他將昨日留下的兔子內臟塞到捕魚籠中,抱著籠子來到湖的邊緣,尋找一個相對較深的位置,把籠子放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