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 殘渣與慣性(第1/2頁)
章節報錯
沙漏中的細沙還在不斷向下流動,彷彿還能持續很長一段時間,鄧肯將沙漏小心地拿在手中,與那古老的“神祇”交談著。
眾神正在腐爛——他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到這句話了,四神的教皇們曾經就這麼對他說過,而且他們還說,眾神腐爛的氣息已經漸漸滲透進入塵世,正在和末日一同蠶食著這個世界。
但這是他第一次從“眾神”之一口中聽到這句話,並意識到原來現在的局面已經是他們儘可能延緩這一過程的結果。
“這座倉促間建立起來的庇護所有著太多的缺陷……一切都是短暫的,那道帷幕,‘太陽’,群島的基石,還有我們自己——在第一次長夜開始之前,我們其實就已經迎來了自己的終末。”
在單調的黑白灰色調構成的“靈界”中,古老的利維坦女王輕聲說著,這駭人的巨獸卻有著溫和的嗓音,那嗓音彷彿一個漂浮在深水中的夢境,緩緩向鄧肯講述著那些過往的一切——
“我們用了很久才意識到自己的‘死亡’,而後又用了很久,巴托克才從我們這種‘死而不息’的狀態中搞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
“我們,是舊世界的‘慣性’。”
“舊世界的慣性?”鄧肯立刻皺了皺眉,心中浮現出些許猜測。
“你應該已經知道是什麼摧毀了我們的世界,那許許多多的世界——那你也應該知道,大湮滅並沒有完全摧毀那些世界的所有東西,總有些許‘殘渣’從世界撞擊的過程中儲存了下來,而我們這些被稱作‘神’的,也是那些殘渣中的一部分。
“但殘渣之所以是殘渣,就因為它們已不再完整,當沙塵從巨石上剝落,它便只是沙子而非巨石,我們也同樣如此——大湮滅的衝擊永久改變了我們的本質,嚴格來講,從那一天起,我們也成了那些炙熱‘灰燼’的一部分……但與灰燼不同的是,我們保留了‘自我’。
“我們知道自己曾經是什麼——這種‘認知’,讓我們從灰燼中再度爬了起來,甚至將一部分其餘的灰燼重塑成了我們‘記憶’中的樣子。
“在最初,這讓我們一度以為有機會重塑所有的世界,有機會把所有的灰燼復原,但沒過多久,我們便意識到了這份‘重塑’的極限,也察覺了我們自身的不斷衰弱……
“我們並沒有真正地活著,我們只是屍骸中殘留的執念,對自我的‘認知’和對舊世界的‘記憶’是我們能夠繼續活動的唯一原因,而這份‘認知’和‘記憶’……在隨時間流逝而不斷磨損著。
“巴托克,我們中對‘死亡’最為了解的一個,將這種現象稱作‘舊世界的慣性’,他認為我們並非因自我意志或個體力量而存活下來,而是因‘世界不願死去’而存活下來。舊世界在大湮滅中毀滅了,然而它們曾經存在過的事實化作了末日之後的‘慣性’,變成了那些在大湮滅之後仍然存在的各種殘渣——變成了我們。”
“對自我的‘認知’和對舊世界的‘記憶’……”鄧肯一隻手託著沙漏,另一隻手摩挲著下巴,若有所思道,“所以,這就是‘庇護所’誕生的基礎?”
“是的,”那個溫和的聲音對他說道,“我們用自己的記憶和認知,從灰燼中重塑出了最初的‘基石’,這也是為什麼塵世間殘留著許多指向大湮滅的、似是而非的‘記錄’,卻又始終找不到任何真正能證明大湮滅的‘實證’,因為從一開始就不存在什麼‘實證’,就連整個無垠海,都是用我們從灰燼中撿拾回來的殘渣堆積而成的……
“但即便是那些殘渣,也會因為我們‘認知’和‘記憶’的磨損而不斷陷入衰退……庇護所最初設計中的‘壽命極限’,便由此而來。”
鄧肯聚精會神地聽著葛莫娜的講述,時而陷入思索,又在思索中自言自語般開口:“‘慣性’終有消退的時候……所以終焉勘測小組必然會遇到那個‘極限’,不管他們怎樣完美地履行了自己的使命,‘世界的盡頭’都早在世界誕生的那天就已經註定了……”
他突然回憶起了“克里特”告訴自己的那句話:
“延續庇護所是毫無意義的……”
“是的,延續庇護所是毫無意義的,”利維坦女王輕聲重複著,“但這句話有更高一層的解釋——繼續‘延遲’那場末日是毫無意義的。”
鄧肯眼神微微變化了一下,他抬起頭,看著那段匍匐在水潭邊緣的蒼白肢體,看到那肢體逐漸揚起,一隻隻眼睛從它的表面緩緩張開。
“還記得嗎?大湮滅所帶來的世界末日並未結束,它一直在萬事萬物的最底層邏輯中緩慢進行著,規則的衝突和混亂的蠶食只是它的表象,本質上,那是‘慣性’與‘末日’之間的對抗——只要我們這些‘慣性’還存在著,只要庇護所還存在著,大湮滅就永遠不會停下,它要一直持續下去,直至世間萬物被碾為糜粉,到那時候……世界末日才算是結束了。”
那段蒼白的肢體微微垂下,一隻只並非人類,卻彷彿飽含著人性與知性光輝的眼睛也隨之低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