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驍預感不好,“兒子答應您,您別折騰雲琇。 “

老侯爺:“你母親看中覃家旁支的庶出姑娘,準備抬妾室,日子都看好了。“

凌驍就知道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只要母親不針對琇琇,她老人家願意怎樣就怎樣吧。“

頓了頓,他眼底透出厭惡的神情:“父親,當初家裡兩個哥哥沒了,您就沒想過娶幾個小娘?兒子也好有弟弟妹妹陪伴。“

凌驍以為老爺子會發怒,並沒有,老侯爺一如既往語氣說:“今非昔比,當初我一出門就是論月,論年計算,所有事情丟你母親一人,她操持一大家子不容易。“

“您現在是補償母親?“凌驍接著問,“強扭的瓜不甜,您以前從來不管兒子私事,為什麼這次和母親一氣?因為我大逆不道,頂撞母親?還是您也信母親那番說辭?事情尚且不明,可以查。“

“凌驍,“老侯爺拍拍手上的小米渣,“你以為雲家希望查出真相?手足相殘,白髮人送黑髮人,哪一件都是家門不幸,不管雲琇和她姐妹誰害誰,人死了,死無對證。“

“其二,就算查到真相,你要公佈於眾?“老侯爺轉頭問他,“李家退婚的教訓,還沒長記性?你打算重蹈覆轍,讓我們和雲家變成京圈兒的茶餘飯後?兒子,沒人在乎結果,不過圖個熱鬧罷。“

“這兩點,兒子認理,“凌驍說,“誰家不行,為什麼偏偏是覃家旁支?且不提兒子喜惡,之前您說覃將軍並不喜和旁支走太近,這個聯姻有意義嗎?雲家又作何感想?“

“只要雲御史不提出異議。無需介懷,“老侯爺坐在案臺後,“彼一時此一時,宮裡傳出訊息,上峰有收攏兵權的打算,西域頑疾之地剛收復不久,這是卸磨殺驢,輔政大臣去求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抱恙。“凌驍突然想起安恩同的話,提起來,“葉太醫進宮,連夜未歸。“

“哦?你知道了?“老侯爺有些詫異看著他,“你從哪得來的訊息?“

凌驍把雲琇生產請大夫的事,說個大概,“兒子以為是葉太醫推辭,沒想到是真的。“

“那塊玉牌關鍵時刻可以調兵,葉太醫不敢怠慢。“老侯爺嘆氣,“太皇太后此時稱病,已然表態和皇上的決議同心,你在樞密院,難道沒發現,覃英多次立功。可從不派他去樟木城,為什麼?“

樟木城的許家和覃家聯姻,許家掌握疆域七萬大軍,凌驍恍然,“您的意思,上峰忌憚肱骨之臣,擔心功高蓋主?“

老侯爺吹了吹熱茶,“皇上年輕,提防老臣情理之中。許家被削弱兵權是肯定的,覃家搬回京城,喜憂參半,這種時候我們自保,難保凌家不是下一個許家,屆時替我們說話的人都沒有。“

凌驍很費解,“您和母親平日都不讓兒子出征,我們家要兵權有何用?留給您孫子?“

老侯爺笑他天真,“沒有兵權,你的忠毅侯就是空殼,皇上何時想收回凌家榮耀,一句話即可,而現在。只要我們按部就班,不出差錯,亦不會有人動我們分毫。“

“但兒子不喜覃姑娘,“凌驍面露難色,“就不能想沒別的法子?“

“短時間內,你說什麼法子?“老侯爺問,“你不喜歡她,就喜歡雲琇,難道雲琇不是凌家人,她不該為你前程著想?“

“不是,爹,您真不明,還是裝不懂啊?“凌驍交實底,“覃清素天天巴結我娘,她不上眼藥,兒子不信,雲琇精明就算了,還是個醋罈子,她加我娘,夠我喝一壺,再來一個,還讓不讓兒子活了?“

老侯爺老神在在,“才幾個,你就平衡不了,這話我們關起門說,上峰而立之年,大你幾歲,滿朝文武,認識不認識的老丈人有多少,後宮別說三個,三十個不止,你該學學皇上治家的本事。“

“您這會真不怕犯忌諱,“凌驍無語,破罐子破摔,“兒子不成器,沒那本事,上次中秋宮宴,皇上誇兒子年輕有為,可見兒子沒什麼不好。“

“你不學無術,不求上進,毫無威脅,上峰當然覺得你好。“老侯爺嘆氣,“你腦瓜子全花在女人身上。“

雲琇還罵他腦瓜子扔在樞密院,凌驍想他蠢他笨,他認了,“您說中庸之道乃為官長久之計,兒子掩藏鋒芒,到今天才知道,合著兒子就是不學無術,不求上進的庸才。“

“行了,別貧嘴,“老侯爺擺擺手,“哪來回哪去,勸雲琇大度些,她受的委屈不白受。另外有兩件事你親自去辦,第一,雲家弔唁;第二,孩子按長子長孫登入族譜。“

也算兌現當初給雲琇的承諾。

凌驍了件心願,又想起雲琇給孩子起的名字。

“煥,明也,凌煥。“老爺子反覆唸叨,“罷了,就依她的意思,你一會告訴你母親,孩子名字取了,要她別找什麼翰林院編修,盡搞些生僻又晦澀的字,讀著拗口。“

凌驍說好,從書房退出來時,臉上的笑容隨即消失無影無蹤,他看著暗下去天色,和門口掛起的橘黃燈籠,呵口白氣,明明添丁是件大喜事,心頭卻滿是陰霾。

他告訴平康郡主,孩子姓名時,郡主沒反對,涼涼問:“你父親都跟你說了吧。“

凌驍心如止水回答:“說了。“

平康郡主露出勝利的表情,“看來你接受了?“

“兒子接不接受有所謂嗎?“凌驍沉聲道,“您哪次做決定,在乎過兒子的感受?“

平康郡主揚起的嘴角回落:“你在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