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楚與秦國有丹陽八萬軍士的血海深仇!大王厲兵秣馬,正要一雪前恥!”

“此時若是與那虎狼秦國結盟,何以服國內洶洶民情?”

“請大王下令,即刻發兵攻秦,用劍戟奪回丟失的漢中之地,洗雪丹陽國恥!”

“臣屈原,願為大王馬前小卒,不破秦軍,誓不生還!”

一通慷慨激昂的陳詞,震得大殿嗡嗡作響。

一旁的內侍們,紛紛側目。

熊午良心中,對屈原又多了一分敬意。

可以看出,屈原的拳拳愛國之情,沒有半分虛假。

昭雎冷哼一聲:“三閭大夫,難道聲音大就是有理嗎?”

“謀國之道,豈能單憑血氣之勇?”

“向秦國雪恥,說得容易。”

“你就那麼有把握,能打得過嗎?”

“大王明鑑——雪恥是遲早要雪的,但是不能憑藉一時蠻勇,便要去雪恥——只怕雪恥不成,還要恥上加恥!”

“以老臣之見,先與秦國會盟,藉助強秦的實力,暗中使我大楚強盛起來,然後再談雪恥之事,才算得上穩妥!”

……

熊午良坐不住了,沉聲說道:“十年之內,不會再有比現在更好的攻秦時機了!”

昭雎很不客氣:“熊午良,你自詡能看透未來不成?”

“雖然你的預言幾次成真,但也說明不了什麼!”

“你當初說秦王嬴稷會與我大楚敵對,如今嬴稷會盟的使者已經到了郢都,你還有什麼話說?”

熊午良一時語塞。

屈原見楚懷王猶豫,竟然猛然上前,拉住楚王的衣袖,大聲說道——

“大王!萬萬不可聽昭雎的胡言啊!”

“丹陽之戰,是為國恥!八萬大軍血流漂櫓、千里腹心沃土淪喪秦人之手……大王難道以為,憑藉攻越的功績,就能洗刷這個恥辱不成?”

“若是不能堂堂正正擊敗秦國,奪回失地……”

“大王百年之後,必為後世所笑!”

熊午良心中一沉。

壞了。

以他對楚懷王的瞭解,此人平日裡優柔寡斷最多是個守成之主,但是偏偏心中總覺得自己是個明君。

這樣的人,是接受不了屈原這種激烈的批評的。

果然。

楚懷王的臉色肉眼可見地陰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