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說實在的——人家燕國一直隱隱約約看不起楚國。

燕國王族先祖乃是著名的召公姬奭,公元前1044年武王滅商之後,封功臣姬奭於燕地,是為燕召公,流傳至今,已有近八百年曆史。

燕國王族,乃是不折不扣的天子血親、姬姓後裔。

反觀楚國——咳咳,那就不用說了,在人家高貴血統的燕國王族眼裡就是一幫蠻子。

這樣一個與楚國隱約間互相看不對眼兒的燕國,怎麼突然派出使者來郢都了?

熊午良徑直奔向王宮,通稟一番後,便被引入政事殿。

此時此刻,政事殿裡十分熱鬧。

來自燕國的使臣站在大殿中央,楚懷王手足無措拿不定主意,殿中群臣則議論紛紛,好一番混亂。

熊午良安安靜靜地走入殿中,居然沒有引起注意……他走到屈屏身後,拍了拍後者的肩膀:“說啥呢?”

屈屏嚇了一跳!

等緩過神來,才認清是熊午良,不由得眼神緩和下來:“燕國派出使臣,要與大楚聯兵攻齊。”

屈屏知道,兄長屈原眼下就在熊午良那裡任職,而且熊午良又曾在攻越大戰中給屈屏留下極好的印象……因此自然看後者很順眼。

熊午良懵了!

聯兵攻齊?

距離歷史上聯兵攻齊,還有好幾年呢!

難道是我記錯了?

只聽那燕國使臣放大了音量,努力蓋過一眾楚臣的聲音,慷慨激昂地說道:“大王明鑑——”

“齊國蠻橫無道,已經引得天下側目,是為獨夫也!去歲高平一戰,楚國重挫齊國,天下列國無不彈冠相慶,盛讚大王之赫赫武威!”

“然則齊國人已經記恨楚國,等到休養之後,必定還要與楚國掀起大戰!”

“如今樂某來到楚國,就是想聯手楚國,先下手為強!”

“樂某已經走訪多國……只要楚國答應,便可糾集六國聯軍,攻打齊國!”

……

熊午良聽明白了。

在真實歷史上,數年之後,齊國將會吞併宋國。

結果齊國過於強大,引得天下側目。

於是燕國帶頭,拉上韓、趙、魏、秦,組織了五國聯軍,共計聯軍數十萬,共伐齊國。

但在眼下——燕國瞅準的時機卻不是諸國忌憚齊國,而是齊國新敗、成了一塊兒人人都饞的肥肉。

“此人姓‘樂’?”熊午良支起了耳朵,問向屈屏:“他叫什麼名字?”

屈屏:“燕國亞卿樂毅,魏國名將樂羊之後。”

熊午良立刻精神抖擻了,眼睛發亮,來回打量著樂毅——

這是個狠人吶!

在真實歷史上——燕國伐齊之戰,就是以樂毅為上將軍,結果以弱勝強大破齊國,連奪齊國七十二城。若不是燕昭王死得早了,樂毅被燕國新君猜忌……估計齊國就這麼被燕國滅了。

能不能想想辦法,讓這廝也為自己效力?

熊午良正神遊天外打著如意算盤,卻見老朋友昭雎站起身,清了清嗓子,拱手向楚王奏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