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不能否認的定義,必須承認的優秀(第1/5頁)
章節報錯
出海計劃在博浪集團的規劃中,是個超超超超級大工程。
涉及到細分專案之多,讓溫良在最近每次處理相關匯總報告時,都沒那個耐心一一看完。
當然啦,這都無所謂。
又不是溫良去負責具體執行,他連規劃都只做大方面的。
頂多是一些類似於軟性廢掉LOL等一類海外遊戲運營這樣的事情他會出面,絕大多數事情都是由李澤統領執行。
除了與白鵝合作的BTI部分,博浪集團獨自運營的大專案有遊戲類、多樣化綜合社交平臺類、終端硬體大類、應用生態大類等。
如何協同聯動發揮出1+N≥1+N的效果,是溫良他們這些決策者必須要考慮的事情。
至少至少要確保不能是1+N遠小於1+N的效果。
“社交與娛樂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越來越重要,是消費者們越來越習慣的東西,而且人類還喜新厭舊,這也是死迷演算法的研究必要性。”
李澤闡述著自己的想法。
“如果我們透過BTI、以及博浪海外辦公室等主體來推動將社交娛樂應用與海外使用者捆綁到一起,我們就一直具備由應用向終端垂直髮展的優勢。”
“不過終端裝置的使用者體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反過來也說得通,比如蘋果的iPhone系列,由終端裝置開始,反過來發展App
Store這個應用體系,讓全球開發者主動為App
Store豐富生態。”
孫寶銀也貢獻了自己的想法:“從應用而終端的模式,優勢可能沒那麼大,一個鮮明的例子,谷歌在有搜尋引擎、瀏覽器等一眾必備聯網應用,乃至發展起了GMS,推出的nexus也是不盡如人意。”
“至於推特、臉書這些公司,更不必多說了,他們單獨與谷歌沒法比。”
“換句話說,全世界有且只有我們一個博浪把這條路走通了第一步,並與顛覆手機行業的蘋果iPhone正面比對稍占上風。”
“事實上我們現在更花精力、商業價值更高的也是依託於下游終端裝置正在逐步延伸構造的整套體系。”
李澤也好,孫寶銀也好,早已不再是前年那樣稚嫩的小年輕了。
過去的這一年多時間裡,兩人到過的地方,見過的風景,比溫良還要多。
以羊城為基點,重返的這一段人生裡,溫良去過的最遠地方是阿三的泰姬陵,整體上沒出過亞洲。
李澤在歐洲走南闖北的就不說了。
孫寶銀從瑞士中轉去到了北美,在阿美短暫停留過。
見識老多了。
兩人的看法各有傾向,更有道理。
從博浪集團的角度上來說,其實已經清晰到海外市場的發展以應用網際網路生態還是以博浪終端為主的地步。
不同選擇,對應了資源的不同投入方向。
包括海外市場的營銷資源安排。
博浪集團本身沒有什麼傳播學方面的專家,但博浪集團主要御用營銷公司佩旋有,方向策略定奪,在傳播營銷方面自有人操心。
溫良也在斟酌與權衡。
不過,在聽了李澤和孫寶銀兩種不同傾向後,溫良找到了方向:“這樣看來的話,事情其實回到了原點。”
“我們要傾向的不是哪一方,而是與現有理念的競爭,即:蘋果用iPhone定義智慧手機的智慧,我們透過應用+終端去不斷深化下一代娛樂中心這個理念!”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風口,我們應該賣概念。”
“讓海外市場的民眾接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手機即娛樂中心,這樣無論是我們的終端裝置,還是我們的應用生態,都可以協同聯動順勢壯大。”
李澤福至心靈的接過話頭:“我們要做的是引領我們定義好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