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你太小瞧我周公瑾了!”

“周家和孫家,從孫破虜開始就是世交,我周公瑾和孫伯符更是親如兄弟,孫仲謀也稱我為兄長。”

“如今,孫家有難,我能離他們而去嗎!”

“不過是些土雞瓦狗而已,何懼之有!”

整理衣衫,周瑜大禮參拜道:“主公勿要多慮,周瑜願效犬馬之勞!”

“公瑾大哥快快請起。你是大兄伯符的義弟,就是我孫仲謀的義兄,仲謀必定以兄待之,決不負你!”孫權心花怒放,比起剛才周瑜輕飄飄的那句“主公”,現在的周瑜更得他信任。

至此,呂蒙起身,向周瑜鞠躬,以示歉意!

而周瑜,早就猜出呂蒙的用意。

雙簧而已,誰還不是一個有心機的人。

許多話,自己主動說出來太假,真不如被逼迫下順勢而為。

重新坐定,眾人的隔閡少了許多,也不用藏著掖著了。

周瑜對著呂蒙問道:“子明,你為何突然貿然帶兵前來護駕?以前我和伯符輕眼見到你夢中背誦《周易》,這次真是又夢見什麼了?”

呂蒙嘆了口氣,看向孫策的靈位,緩緩道:“不提此事了,今天是頭七,伯符聽到後,又得悔恨交加……

以前聽伯符提過你的二分天下之計,如今,可否再為主公細說?”

“不錯,公瑾的二分天下之計,我聽大兄提過,只是不得要領,還請細說一二。”孫權再次提起濃厚興趣,期待著周瑜為他指點迷津。

周瑜點點頭,然後看向孫策的靈位,緩緩道:

“袁紹和曹操正在官渡鏖戰,正是江東用兵之時。原本,我和伯符約定,春耕之後,以突襲許昌為幌子,行聲東擊西之計,繞道江夏背後,突襲黃祖……

一為報叔父孫破虜之仇,

二為奪荊州,全居長江。

以江東六郡為根基,進而奪取對江東威脅最大的長江上游城池。

一旦全居長江,憑長江天險,加上江東士卒水性甲天下的先天優勢,定可劃長江二分天下。

只要定期清理江北大型船隻,阻礙江北戰船的打造,再掠奪江北百里內善水的民眾,那麼無人可以正面攻破長江天塹。

待兵糧充足,便可進攻益州,奪取天府之國。

再聯合西涼馬騰韓遂等人,與曹操袁紹之間的勝者對抗。

如此,進可攻,退可守,霸業可成!”

“公瑾此言,真乃謀國之策!可開萬世基業,名留青史!”孫權拊掌稱善。

因周瑜的豪情而感染,孫權和周瑜一起抬頭望天,似是都能從虛空中看到天下十三州的縮影。

老將程普,興趣缺缺,低頭不語。

這可把呂蒙驚著了,竟然有人對周瑜的二分天下不感興趣,甚至此人還是江東柱石程普老將軍。

想當初,呂蒙跟在周瑜身邊學統兵、學兵法、學水戰陣型。第一次聽到完整的二分天下之計時,也是對周瑜頂禮膜拜。

直到呂蒙自己也當上大都督,才知道周瑜計策裡的許多難以實施的地方。

不管是周瑜的二分天下,還是諸葛亮的三分天下,都只是紙上談兵,而已!

作為沙場宿將,程普對此計謀裡面的道道,有自己直觀的感受。

他覺得不行,只是自知沒有好口才,辯駁不倒飽讀詩書和兵法的周瑜。

呂蒙沒有直接逆了周瑜的面子,也沒有直接打主公孫權的臉,而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討論話題:“公瑾可知諸葛瑾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