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凌晨,浦州港。

按照要求,“橫江”號在起航的時候,沒有拉汽笛,只是朝著送行的幾艘駁船打出了告別的燈光訊號。

港口外面,四艘由本土艦隊派來的驅逐艦早已就位。

在浮船塢那邊,工人正在忙著拉起幾十米高的圍簾,好趕在天亮之前,遮擋住替代“橫江”號的大型油輪。接下來的幾天裡,工人會用黑色木板在油輪上面拼出一塊飛行甲板,並搭起一座艦島。等到一切就緒後,再拆掉部分圍簾,讓外面的人看到在浮船塢裡進行全面修理是“航母”。

做這些事,就是要外界,特別是那些潛伏在浦州的間諜相信,“橫江”號的維修工作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關鍵,就是讓狹夷海軍相信,這艘航母還浦州。

這些都是白止戰的安排,其中一些還是周湧濤想出來的。真要說,周湧濤的鬼點子還真不少。

在根本上,還是因為兵力太過寒酸了。

這次,就只有一艘航母!

別說四艘,要是有兩艘航母,白止戰敢直接殺到圖克要塞去,哪還有這些麻煩?

其實,按最初計劃,這個時候應該有兩艘航母,而且多半是在白止戰的率領下,去攻打圖克要塞。

兩天多前,也就是1月10日的凌晨,接到白止戰的電話後,劉長勳想都沒想,直接就答應下來,讓白止戰不要有什麼顧慮,放手去做就是了,不需要瞻前顧後,出了問題都由他承擔。

到第二天,海軍司令部還發來了更多的好訊息。

劉長勳已經批准兩艘“旭海”級編入“橫江”號戰鬥群,並組建第一特混艦隊,由白止戰擔任司令官。

桅檣港那邊隨後就發來訊息,本土艦隊將派兩支重巡分隊支援白止戰,包括由衛軍率領的四艘“武州”級。

這可是“條約最強”的重巡洋艦。

至於“第一特混艦隊”這個番號,其實是白止戰佔了小便宜,這是改革之後首次按照新的編制體系為艦隊安排番號。

等到流黃島那邊的戰鬥打響,劉向真指揮的特混群將暫編為第二特混艦隊。

主要就是,怎麼分配新番號,海軍司令部還沒確定下來。

不出所料,還是以方向來分,比如東望洋這邊的艦隊用單數,梵炎洋那邊的艦隊則使用雙數。

此外,本土艦隊還將派四艘輕巡洋艦與八艘驅逐艦過來。

如果需要,還可以提供之前編在第三航空特混艦隊,後來在桅檣港被扣了下來,現在還在本土艦隊手上的艦隊油船。

用桂伯勇的話來說,白止戰需要什麼,本土艦隊就提供什麼。

關鍵訊息,來自李雲翔。

他親自打電話來告訴白止戰,將為第一特混艦隊補充一批最先進的艦載機,還全都安排第一航空特混艦隊的飛行員。

這個安排,那是李雲翔為白止戰爭取來的。

其實,說是舉手之勞也沒錯。

白止戰離開帝都後,李雲翔非但沒有受到排擠,還被提拔為航空作戰處的處長,被委以重任。

要說的話,其實是在挽留他。

就在幾天之前,李雲翔找劉長勳,準備攤牌的時候,從劉長勳那裡得知白止戰即將率領艦隊出征。

為此,他才決定在多幹一段時間,準確說是等到白止戰凱旋歸來。

不管怎樣,李雲翔很夠意思。

其實,造船廠的工人也一樣。

雖然白止戰與周湧濤非常的積極,一直在現場忙碌,但是在得知,海軍急需這艘航母去痛殲狹夷常駐艦隊,上千名工人二話沒說,沒有一個提加班費的事情,全都自覺自願的留下參加維修工作。